第一百四十一章 劍影冷涵雲氣濕(第2/3頁)

到底是築基境界妖獸的真靈,只這般潰散著,都約莫很是需要一陣時間,而與此同時,伴隨著那浩浩星河朝著玄真寶鑒的匯聚,遍布在寶鏡表面上的蝌蚪文字,便倏忽間盡都顯照出灰黑色的明光來。

“師哥!”

正此時,楚維陽的心神之中,也傳出了鐘朝元的呼聲。

於是,閃瞬間,楚維陽擡起的手掌便已經虛虛的印在了寶鏡的鏡面上空。

霎時間,在經過了鐘朝元的拆分、經過了玄真寶鑒的洗煉之後,那純粹的妖獸魂魄之力,自鏡面之上懸照而出,隨即凝練成一道潺潺溪流一般的靈光匹練,霎時間被楚維陽攝取在掌心處,然後隨著法力的湧動,一點點的沒入了楚維陽的掌心大竅之中。

這是楚維陽甚至比修持《五臟食氣精訣》更為熟稔的動作,這是他曾經在鎮魔窟中日日夜夜重復著的動作,只是早先時曾經於這一道經絡之中流淌而過的,乃是礦脈之中汲取出來的濁煞,此時間,楚維陽所煉去的,卻是陰煞鬼氣,卻是待被楚維陽灑落的甘霖。

只閃瞬間,那陰煞鬼氣凝聚成的洪流,便在閃瞬間垂入了楚維陽的胃囊丹鼎之中。

與此同時,楚維陽的泰半心念卻未曾隨著陰煞鬼氣一同垂落,他反而凝神在了泥丸宮內,凝神在了那懸照於靈台上的無名道圖上面。

伴隨著楚維陽法門的修持與煉化,這一切也映照在了《屍解煉形圖》上面,最一開始的時候,是源自於巍巍山嶽之中,連綿群山之間的變化。

有溪流自遠方潺潺流淌而來,自西向東,似要貫穿一道又一道連綿的群山,東流入海而去。

然則,這浩浩厚土之間,是五嶽鎮世,是八十一道龍脈匍匐,那連綿不絕的峰巒與交錯層疊的山脈,滿是細密皺褶的大地,將那潺潺流淌而來的溪流分野,一點點蔓延向四野八荒,化作了彼此交錯的豐沛水網,彼此連綿回環而不竭。

可楚維陽所觀想的《屍解煉形圖》中,那群山間本就是煞炁四溢,朝著紫金蟾宮匯聚而來,那蔓延在四野八荒之中的細密水網自然也非凡類。

其上那蜿蜒崎嶇的變化,幾若是一道道首尾勾連的蝌蚪文字一樣,而流淌在其中的,則是懸照於世的黃泉長河!

那其上流淌的溪水,正是楚維陽所正煉化著的鬼煞陰風。

下一瞬,那匯聚在正中央山巔處的浩渺層雲,倏忽間被一股狂風吹拂開了一道縫隙,仔細看去時,卻是紫金蟾宮之中有一道辰光倏忽間沖霄而起。

再看去時,漫天雲海散去,天清氣朗之中,是三十六界懸照。

其六在下,承陰,為月華之居;其六在上,承陽,是大日帝庭。

又其六在東,象先天之木,其上辰光顯照,以應《四時劍》之春時。

又其六在南,象先天之火,其上辰光顯照,以應《四時劍》之夏時。

又其六在西,象先天之金,其上辰光顯照,以應《四時劍》之秋時。

又其六在北,象先天之水,其上辰光顯照,以應《四時劍》之冬時。

這會兒時,隨著寶圖上天象洞照,正東方映照著春時劍的六界,皆有明光的辰光大放,顯照著同源而出,復有各不相同的意蘊。

正南方亦有辰光顯照,但六界只得其五,辰光兜轉之中,稍見不諧,但那黯淡的一界,此時間似是有微茫亮光忽隱忽現,似是要顯照出最後的圓融來。

唯獨正西與正北兩片天野,此時間,黯淡無光,寂靜無聲。

而與此同時,隨著楚維陽的修持與煉化,漸漸地,那漫天的辰光,恍若是繁浩至極的星海,一點點映照在了連綿起伏的山嶽間那雋永清秀的平坦水面上。

於是,波光粼粼的水面上,點點靈光懸照起來,似是螢火一樣,隨風飄忽的飛揚著,乘著太陰之風,乘著沖霄劍氣,一點點的朝著天野中凝聚而去。

沒有了甚麽妖獸魂魄的記憶在沖刷著楚維陽的心神記憶。

這卷《屍解煉形圖》懸照在楚維陽的靈台上,那其上綺麗的景色變幻,便已經將一切道與法波動間的不諧隔絕在外了!

某一瞬間,沒有甚麽劍氣爭鳴,沒有甚麽轟隆巨響。

只是偶然間,楚維陽忽地發覺那道圖之中懸照的辰光更明亮了些,這會兒復又仔細觀瞧去的時候,方才恍惚發覺,那懸照在南天的六界,已然皆盡明光大放起來,其上圓融,愈發映照著漫山遍野的水鏡上靈光斑斕。

原地裏,楚維陽一縷心神分出,復又伸出一指,點在了一面柳木鬼符上。

下一瞬,不等那魂音響起,楚維陽的心神已經復又回返靈台。

映照著天野與水鏡上一派清輝的點點靈光,楚維陽隨即將目光落向了正西方那六界晦暗的天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