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斬妖除魔修散手(第2/3頁)

楚維陽也是使得討巧法門,融會貫通了諸位經年老修的記憶,便也在稍稍適應之後,做到了這樣的地步。

然而,根據法門中的描述,在這之上,還有另外的境界。

那便是身合靈光,於世間水汽之中憑空飛遁!

做到這一步很難,不僅僅需要築基之上的修為境界的加持,而且還需要有一定水相功法的底蘊加持,再一朝對於水遁有所通悟,才能夠掌握這樣玄奇的變化。

即便是出身庭昌山,見過了諸般妙法的淳於芷,對於這部遁法都很是贊嘆,並且在很短暫的時間裏就辨別出了法門的跟腳——

“既然是以小五行為名頭,顧名思義,便不止是一門水遁法,另有四部同等品階的遁法印證四行,而唯有真正掌握了五部遁法的人,方能夠融會貫通,在五行輪轉中,洞悟《小五行遁法》。

據說到了那一步,只要是立身天地間,只要是五行所在之地,便是逍遙道場,便是來去自如,再無什麽禁制陣法能夠將之桎梏,當然,這裏面有些話說得誇張了,可也足見此遁法的高明。

當然,這樣高明的玄家遁法,也不是沒來由的,雖都是些坊間傳聞,可基本能夠證實,這一套遁法出自於五行宗,乃是此宗古時衰頹時,自家法門不得已的外泄,到了今日,已成定局……”

聞聽了淳於芷這樣的闡述,當是時,楚維陽便想到了盤王元宗,想到了漫漫光陰歲月過去,自家法脈只剩了《五臟食氣精訣》這一份傳承。

可緊接著,楚維陽轉念一想,遂另有一番疑惑,於是問道:“既然有《小五行遁法》,那麽可有甚麽《大五行遁法》之類的法門,豈不是還要更高明些?”

淳於芷輕笑了一聲,似是想到了甚麽笑話一樣。

“遁法至高便也只稱小五行了,而被冠之以大五行的,則另有法門,乃是神宵宗的一門無上殺伐術,名喚《大五行天心雷咒》。當然,說到這兒,便又是一筆爛賬——

有說法是,這雷咒本就是神宵宗傳承;可另有說法,認為大小五行之術,皆發源自五行宗,也皆是在一場災劫裏遺失去的,只是小五行遁法散落人間,而大五行雷咒卻被神宵宗學了去。”

說到最後,淳於芷又兀自笑了起來,似乎在她的想法裏,這樣的爛賬不過是兩處聖地大教狗咬狗一嘴毛的腌臜事情。

當然,每每和淳於芷聊起一樁樁妙法背後的根腳,聽淳於芷用寥寥數語描述出這些法門背後曾經的波瀾壯闊與無盡恢宏,每到這個時候,楚維陽都不禁遐想,遐想自己有朝一日將這些法門盡都學去後的景象。

只是往往這個時候,楚維陽卻總會主動忘卻,自己這一身所學,無一法門不是跟腳奇高。

這會兒。

層疊交纏的霧靄之中,楚維陽輾轉騰挪間,隨著碧藍靈光的兜轉,卻兀自陷入了“苦戰”之中。

雖然說出了道城的門就算是人在外海了,可真個論算起來,哪怕將靈浮島,甚至更往東面很遠的百蛇列島都算上,仍舊是屬於近海的範疇。

而近海之中人煙的稠密,僅次於七十二座鎮海道城。

這也就意味著,在這片海域之中,最常見的便也只是那些剛剛窺見修行之路的妖魚。

而比起楚維陽心念一動便能夠斬落的尋常魚獲,所謂的妖魚,一直以來都屬於是需得他擡擡手、捏捏法印的難度程度。

直至今日。

楚維陽正在厚重霧靄之中演練《小五行水遁法》,順便再搜羅些妖魚來繼續修行的時候。

忽然間,他竟從先天八卦的陣法之中發現了一尾真正將妖氣煉入氣血之中,有類於修士真正掌握了修行境界的妖魚!

想來,這妖魚大約是被風暴席卷到此地來的,誤打誤撞間又闖入了烏光水環繞的先天八卦陣法之中,雖然些許的水相毒煞之炁不曾教它殞命,可先天八卦的奇詭,卻生生教它被困在原地,直至被楚維陽所發現。

而楚維陽也隨即見獵心喜,約莫是同樣的修為境界,這才真個教他有了些斬妖除魔的感觸。

因是,楚維陽隨即拿這煉氣期的魚妖練起手來。

起先時,是一手結成宗師印,微微擡起,灑落翠玉火與烏光水之後,仍舊懸在空中,並且不時間抖動著手腕,調整著法印的方向。

而隨著這樣的變化,霧靄之中蒸騰起風暴漩渦來,仔細看去時,內裏白鵠火相與九面玄龜倏忽間顯照,火在上攪動雲煙,水在下舞弄漩渦。

這樣的風暴裹挾之中,隨即將那魚妖困在方寸之間,任由其四下裏逃竄,但是在水火的席卷下,卻最後都不得不退回漩渦的中央處來。

而與此同時,楚維陽的另一手則不斷變幻著,開始逐一驗證那百余位經年老修的神魂記憶裏“傳授”的水相、毒道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