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二百八十章,大明鎮海王(大結局)(第2/4頁)

即便是劉晉自己不說,在這裏的地方官員自己也會明白該如何去做,故而總是有不少的資金撥到這裏搞搞基礎建設什麽的。

什麽鐵路火車,港口公路等等,這些都是少不了的,該有的都會有,基礎設施的建設也是可以帶動一個地方的經濟發展。

正所謂朝中有人好辦事,其實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就跟後世修路一樣,某個地方出了大能人了,這個地方在基礎建設上就很有優勢,有些道路歪都歪過去。

劉晉是什麽人,這可是整個昌黎縣歷史上出過的最利害的人了。

官制內閣首輔,掌權幾十年,還封了遼國公,門生故吏遍布天下,更重要的是劉晉自己本身就是大明的財神爺。

麾下各種各樣的產業等等不計其數,隨隨便便的給自己家鄉撒點水過來,那也足夠自己家鄉的人受益無窮了。

這下河鎮乃至整個昌黎縣的發展都是非常迅速的,嫣然已經成為了渤海灣上的一顆明珠!

走著、走著,劉晉來到了一處公園這裏,這裏聚集著很多的老人,六七十歲的老人很多,八十、九十的老人也是有一些。

伴隨著大明各個領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這長壽的老人就越來越多了。

在以前的時候,那個時候連飯都吃不飽,根本就沒辦法養老人,很多老人自己到了一定的年紀,不能幹活了,自己都會想辦法走掉,不會給自己的孩子添麻煩。

現在不同了,糧食什麽的根本就不缺,即便是這些年來天災不斷,但是大明的糧食依然非常的穩定,充足。

而且現在的人不僅僅是吃飽,而且還要吃好,營養搭配,這生活水平高了,年紀大的老人也就不需要去幹什麽活,可以安安心心的養老。

這自然而然長壽的老人就很多。

以前能夠獲得六十都算高壽了,七十都是古來稀了。

但是現在就不一樣了,生活水平高了,醫療技術也高了,隨隨便便都可以獲得七八十歲。

此時此刻,眾多的老人聚集在一起,曬著太陽,聊著以往的一些事情。

“老趙家真是厲害了,聽說他兒子現在都已經有百萬兩銀子的家產了!”

“可不是嘛,這老趙家現在是牛氣的很了,以前的時候也不過是一個燒火煮鹽的,當年他爺爺還和我一起去海邊挑水煮鹽呢。”

“老李,你孫子聽說也是很厲害啊,都已經考上舉人了,這明年要會試再金榜題名的話,到時候就是官老爺了。”

“唉,哪有那麽容易哦,現在科舉考試可難了,參加的人太多、太多了,難考哦!”

“老王家的孩子也是很厲害啊,聽說在黃金洲這邊又發現了兩個大油田,這以後坐著就可以源源不斷的收銀子了。”

“我的乖乖,又發現了兩個大油田啊,這可是坐著收錢的啊!”

“可不是嘛!”

“這油田都是穩賺不賠的,裏面的油跟水一樣流出來,那可都是銀子啊,銀子就跟水一樣的流出來,這錢就來的特別快,沒看到老王子的老宅子都修的那麽金碧輝煌嗎?”

“要說啊,我們下河鎮還是出了很多的能人的,這有錢的大老板啊是一個比一個厲害,這孫老頭家的孫子在黃金洲這邊有幾個金礦,聽說家裏面的金子都快放不下了。”

“老楊家的子孫在澳洲這邊聽說有一座鐵礦,還準備在哪裏建個大鋼鐵廠呢,這鋼鐵廠也是建起來了,這以後就是坐著收銀子的了。”

“胡老三家的孩子也是厲害,一個個都考上了大學,考舉人,還有當官的,聽說最厲害的一個,現在都已經是五品的知府了。”

“那可真是了不起啊,五品的知府啊,我們昌黎縣都沒有出過這樣的大官吧。”

有稍微年輕一些人一聽,也是連忙感嘆起來。

誰知道他的話一落下,周圍的人頓時就齊刷刷的說道:“誰說沒有啊!”

“都不知道你是不是我們下河鎮的人,我們下河鎮出的最厲害的人都不知道,看到最中心區域那一片院子了嗎?”

“那上面掛著的劉府,你難道不知道我們下河鎮出過的最厲害的人嗎?”

“就是啊,要說我們下河屯,乃至整個昌黎縣,這歷史上最厲害的人,那自然而然就是遼國公劉晉了!”

“劉晉?”

聽到有人談論自己,劉晉頓時就忍不住微微一笑,繼續聽下去。

“劉晉?”

年輕人一聽,也是有些疑惑,想了想說道:“我是在外地出生、長大的,也就是最近才回家鄉來,倒是對家鄉的事情知道比較少,能否說說這個劉晉啊。”

“那就不奇怪了。”

“我們下河鎮啊,最的厲害的人就是劉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