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二百六十八章,嚴重同化的印第安人(第2/4頁)

執著於黃金夢的黃金洲人即便是學習,那自然也是要學習與采礦有關的專業和領域,甚至於在蓬萊城這裏。

黃金洲本地的這些大明人還斥資建造了一所黃金洲礦業大學,裏面所有的專業都是與采礦有關的,專業培育采礦的技術,研究勘探、采礦的技術,培育這方面的人才。

在諸多條件的促使下,黃金洲這裏每年都要產出大量的黃金、白銀、銅、石油、錫等等貴重金屬或者礦產。

黃金白銀就不說了,這是硬通貨,是這個時期的大家最喜愛的東西了。

銅的重要性也是越來越逐漸的凸顯出來。

尤其是當電氣行業的迅猛發展,對於銅的需求量一下子就迅速的擴大起來,銅的價格也是水漲船高,變得越來越昂貴,銅礦開采也是變得極為有利可圖。

銅礦的價值越來越高,大明人發瘋了一般的在全球各地尋找銅礦、開采銅礦。

放在以前,銅那是朝廷專營的,私人不能開采銅,更不能私鑄銅錢,不過現在卻是逐漸的放開,除了不能私鑄銅錢之外,銅礦的開采、銅的使用等等方面都沒有什麽限制。

沒辦法,銅是重要的資源,在電氣行業大量的使用,方方面面都少不了銅,不放開限制是不行的。

豐富的資源、得天獨厚的優越自然條件,再加上背靠大明帝國這個強大的帝國,黃金洲的發展速度是非常快,在整個大明來說,黃金洲的發展速度都可以排進前列。

這也就造就了蓬萊城的繁榮,讓蓬萊城的規模越來越大,越來越繁華熱鬧。

不過眼下劉晉對於蓬萊城的繁榮並沒有什麽太大的興趣了。

蓬萊城這裏,劉晉已經是第二次來了。

上一次還是陪同弘治皇帝來到黃金洲這裏的,也是到過這個東蓬萊城,還在田二牛的家裏面住了一段時間,在蓬萊城這裏過了一個新年。

在當時,蓬萊城這裏就已經相當的繁華、熱鬧了,現在比起當初來,還要更加的繁華熱鬧。

黃金洲這裏的大明人主要都是集中在少數的移民城鎮之中,這蓬萊城的人口足足有幾百萬人,是黃金洲最大的城市。

整個黃金洲現在擁有的人口總數已經突破了三千萬人,當然這裏值得是漢人,至於本土的殷商後裔到底有多少人口,這個就無法去統計了。

阿茲特克王國和印加帝國是大明帝國藩屬國,大明帝國的人口統計是不會計算藩屬國、殖民地和藩國的人口在裏面。

如此龐大的人口,這主要是得益於黃金洲的大明人實在是太能生了。

在這裏的大明人,基本上都會有幾個殷商後裔小妾,又會購買一些歐洲過來的女奴,不僅僅可以給自己幹活、種地,也可以給自己生孩子。

再加上大明帝國的醫療技術在飛速的發展,尤其是當青黴素研究出來之後,大明新生兒的死亡率、孩童的夭折率大大降低。

這些因素綜合在一起,也是導致了大明帝國的人口在迅速的膨脹,尤其是黃金洲這裏的人口增長速度更加恐怖。

短短幾十年的時間,黃金洲的人口由當初的幾萬人爆炸式的增長到了三千萬人口的龐大規模,這速度實在是太快了。

三千多萬人口基本上都是集中在少數的城鎮地區,這也是讓黃金洲的城鎮迅速的發展起來,規模越來越大,也是越來越繁華、熱鬧。

置身於其中的時候,劉晉能夠明顯的感覺到蓬萊城這裏比起當年自己來的時候更加的熱鬧了,更加的喧囂了。

仔細的看看大街小巷之中的人,又能夠很明顯的感覺到這裏濃濃的混血之風。

隨便看過去,你都可以看到大量金發碧眼的人,這些人身穿大明服飾說著一口流利的大明話,和身邊的人稱兄道弟,嫣然是地地道道的大明出產,只是就這個外表看起來不太像大明人。

可能店裏面的店小二,街邊賣豬肉的豬肉佬又或者是拉貨開車的司機,這些人都是金發碧眼的。

放在後世那肯是要被稱呼為老外了,但是在這裏,他們卻是地地道道的本地人,還是地地道道的大明人。

因為他們的父親是大明人,他們還從小接受著大明的人文熏陶、教育等等,血液裏也是流淌著一半大明人的血脈,除了一副皮囊略有不同之外,和大明人沒有任何的區別。

混血兒在這裏是非常普遍的事情。

除了那些外表有所不同的,一看就知道是東西混血的之外,更多的還是大明人同殷商後裔之間的混血。

這些人你是根本就看不出任何的區別了,因為本地的殷商後裔和大明人在長相上幾乎是沒有任何差別的。

混血出來的孩子根本就看不出區別,黑眼睛、黑頭發的,這部分混血的人是最多的,也是根本就區分不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