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二百五十四章,產能過剩、經濟危機3(第2/2頁)

行業就會陷入紅海期,競爭無比激烈,引發經濟危機,大量的企業又紛紛倒閉,最終慢慢的回歸正常。

大明帝國其實按照正常的情況來說,早就已經有經濟危機了。

只是以前在劉晉的引導下,總是有新的產業不斷的湧現出來,這些新產業的迅猛發展,成為了市場當中的生力軍。

一方面分散了對舊的產業的投入,緩解了舊產業的競爭,延緩了其危機到來的時間;另外一個方面新產業的發展,帶動了大量的就業和消費,同時也為舊產業提供了更大的市場。

這就是大明帝國一直以來都沒有真正爆發經濟危機的原因,因為總是有新的產業不斷的興起,迅猛的發展。

像汽車制造、石油產業、化工產業、影視產業等等,這些新興的產業發展迅猛,吸引力大量的資金投入其中,也帶動了相關大量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創造了更加龐大的經濟。

然而紡織業這個最早發展的產業,現在已經是真的帶不動了,產能嚴重的過剩,接下來將會迎來紡織產業的經濟危機。

謝雲山和謝鋒看看劉晉,這次是真的遇上真神了,幾十萬兩銀子的生意竟然說不算什麽,這個劉先生到底是什麽人啊,如此大的口氣,在他這裏看起來就好像是小意思一樣。

不過震驚過後,兩人的內心之中也是狂喜起來,開始向劉晉詳細的介紹其現在紡織產業的情況來。

“先生也是知道的。”

“現在其實不僅僅是我們錦雲紡織廠開工不足,有著極其龐大的庫存擠壓,整個大明乃至海外殖民地、藩國的紡織企業也都和我們差不多。”

“現在紡織產業是真的非常難了。”

“生產出來的布匹太多、太多了,全球的市場根本就消化不了那麽多的布匹,賣不出去。”

“大家的情況也都和我們差不多,庫存大量的擠壓,難以維系。”

“很多人都不得不關閉自己的工廠,減少生產,同時賤賣布匹和機器,轉而投資到其它的產業領域去。”

“以南雲省這裏的情況來說,我最熟悉,以前的時候,很多的商行都會給我們下大訂單,布匹不愁賣,有時候甚至於那些商行還要提前和我們預定。”

“但是現在,想要賣布匹給那些商行就難了,那些商行只跟和自己有關系的企業下訂單。”

“其它的企業往往都是拿不到訂單的,本身我們大明現在都已經以襯衣銷售為主,布匹都是賣給那些成衣工廠的,個人已經很少有人購買布匹了……”

謝雲山開始詳細的講述其現在紡織產業所面臨的問題。

他所講的內容其實和劉晉所知道的差不多,歸根結底就是產能嚴重的過剩,引發了整個紡織產業的經濟危機。

“看來,這是整個紡織產業所面臨的問題了。”

“總的來說就是產能太大,消費市場跟不上。”

“大家是不是可以學一學彩雲紡織廠啊,該做成衣。”

劉晉聽完之後,想了想也是說道。

“我們也是有考慮過這個問題,但是這成衣制造需要更多的技術、更多的設備和更好的管理,再加上還需要專業的設計和營銷等,這個投入就更大了。”

“我們實在是沒有信心能夠做好,也不敢再去投資進去。”

“另外成衣制造現在的競爭也是非常激烈,大量的企業轉型成衣制造,也只有少數像彩雲紡織廠專業的企業才可以活的滋潤,其它的其實也都很艱難。”

謝雲山想了想也是說道。

“原來如此,傾覆之下焉有完卵。”

劉晉聽完也是點點頭,看來接下來王守仁是有麻煩了,身為內閣首輔,他首先要面對的就是眼下的紡織產業經濟危機的事情了。

這可是一大巨大的考驗,以前可是沒有任何的經驗考驗參考的。

要知道在以前的時候,生產力低下的情況下,根本就不可能會出現經濟危機,所以歷史上從來都沒有任何這方面考驗參考的經驗和教訓。

“你和謝先生這邊對接下,把謝先生的庫存都買下來。”

劉晉微微搖頭,轉頭對身邊的管家吩咐起來。

“謝謝先生,謝謝先生!”

謝雲山和謝鋒父子一聽,頓時就高興激動壞了,連連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