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二百一十八章,被沖垮的農業1(第2/2頁)

很多的大貴族、領主什麽的,他們有著大量的土地,依靠收取土地上種植出來的糧食為主要的經濟收入和來源。

當糧食的價格一直下跌,並且自己領地上的糧食收益大幅度下降的時候,他們就會想辦法的去做別的事情,比如養羊,剪羊毛賣貌似比種糧食劃算多了。

一旦這樣的事情大規模、大範圍的發生,這些地區本地產出的糧食占比大大縮減之後,這糧食的命脈就掌握在大明人的手中了。

我心情的好的時候就賣便宜的糧食給你,一旦有個天災人禍了,我就可以找借口大幅度的擡高糧食價格了,到時候,即便是價格再貴,也一樣要認宰。

這就是劉晉在六七年前開始就已經在布的局。

用糧食來掌控全世界!

“來人,發電到歐洲、波斯、奧斯曼和中東等地區,讓人調查下這些地方的糧食種植情況。”

沉思一會,劉晉也是下令起來。

先看看這些地方的糧食種植情況再說,掌握了他們的糧食種植情況,這提價的時候就有數了。

如果一個地方的糧食種植少,那麽這個地方的糧食價格就可以適當的提高一些,如果種植的多,價格就可以少漲一點。

總之今年漲價是漲定了!

全球範圍內的大範圍、大幅度的糧食減產,到時候大明帝國這邊再收緊糧食出口,他們自己就會求著大明帝國賣糧食給他們,即便是價格貴一些,一樣也是要接受的。

……

奧斯曼帝國西部疆土,東歐多瑙河流域。

這裏原先是歐洲人的土地,奧斯曼帝國經過了一次次地西擴戰爭,最終占領了多瑙河流域的大片肥沃土地,同時也是占據了大部分巴爾幹半島地區。

當年的維也納一戰,歐洲聯軍和奧斯曼帝國大軍打的平手,雙方就此簽署了協議,迎來了一段長時間的和平。

這片土地也是被奧斯曼帝國所占據,逐漸的慢慢成為了奧斯曼帝國最為重要的糧倉。

這裏土地肥沃、地勢平坦,河流又帶來了充沛的水源,是非常適合發展農業的。

奧斯曼帝國也是將這裏視為自己的重要糧倉,將大量的人口遷移到這裏,發展這裏的農業,鞏固自己的統治。

甚至於奧斯曼帝國還計劃修建一條連接這裏和都城伊斯坦布爾的鐵路,以此來加強統治,方便運輸糧食什麽的。

但是奈何修建鐵路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方方面面的技術和材料都需要依靠大明人,而大明人的報價則是非常的可怕,動輒都是上億兩的銀子。

這樣的鐵路根本就不是現在的奧斯曼帝國所能夠修建起來的,所以鐵路的計劃一直都在擱淺,但這裏的田地卻是越來越多,產出的糧食也是越來越多。

不過這種情況在最近這三四年又出現了新的變化和情況。

多瑙河畔一片廣袤的平原地區這裏,奧斯曼帝國大維齊爾易蔔拉欣正騎著馬在視察這片奧斯曼帝國的糧倉。

作為現在奧斯曼帝國蘇丹蘇萊曼的親信加兒時的玩伴,易蔔拉欣深的蘇萊曼的信任和重用,在很短的時間內就一步步的做到了大維齊爾的位置上面,這個位置就是奧斯曼帝國的宰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手握大權。

此時此刻,易蔔拉欣皺著眉頭,看著眼前的廣袤肥沃土地,和想象中一片良田的景象不同。

這裏草木茂盛,水草豐美,在依稀能夠看到田埂的平原上面放牧著大量的羊群,這些羊群膘肥體壯,一個個有著濃密的羊毛,很顯然這個是綿羊,專門用來產羊毛的綿羊,還不是純肉的肉羊。

“怎麽回事?”

“為什麽在這樣的良田上面,這不種糧食,反倒是用來養羊?”

易蔔拉欣看到這樣的一幕,頓時就皺著眉頭問起身邊的康斯坦總督,他是這裏的總督,對於這裏的情況非常的清楚。

易蔔拉欣之所以前來這裏,其實也是為了調查這裏,糧食產量連年下降的事情。

奧斯曼帝國在這裏征收到的糧食連年下降,最近這三年下降的極其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