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一百五十六章,新學振奮(第2/2頁)

聽到消息,眾多的學生都興奮無比。

對於他們這些新學的學子來說,他們其實最煩惱的一件事情就是新學沒有什麽地位,這也是他們被舊學學子鄙視的一點。

舊學的學子他們可以考科舉,只要考上了,身份地位都有並且還可以去做官,故而一直以來這些舊學讀書人都是非常的清高,自命不凡。

人人都在喊著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一個個鼻孔朝天,清高不凡。

對於新學的學子那是非常的看不起,總是鄙視新學的學子,甚至於還時常到新學的高校來秀優越感,秀存在感,打擊新學的學子。

但是新學的學子就非常的不服氣了。

要說學問的話,新學的學子當中也是出了很多的大才子,即便是新學裏面國學僅僅只是眾多學科當中的一門,但因為新學的學生多,也是出了很多的大才子,這些大才子絲毫不會比那些舊學的才子差。

除此之外,新學學的東西多,學科多,新學學子們掌握的知識更多,也更豐富,很多時候新學的學子也是看不起舊學的那些學子。

因為他們除了儒家的四書五經之外,往往對於其它的東西知道的很少。

並且舊學的科考難度極大,能夠考上的人終究是少數,大部分的舊學學子連個舉人都是考不上的。

這也意味著絕大多數的舊學學子是只能夠靠家裏供養,而新學的學子往往都能夠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不僅僅養活自己,還可以養家糊口。

新學的學子也是經常鄙視舊學的學子,手無縛雞之力,百無一用是書生等等。

雙方之間互相的嘲諷,互相的看不起。

不過終究來說新學還是要差一些的,其中的關鍵就是因為新學的學子無法再朝堂之上為官,沒有舊學學子的身份和地位。

這大明社會的從上至下對於舊學學子的身份地位還是比較認可的。

比如大明的有錢人往往嫁女兒還是比較願意嫁給那些讀舊學的書生,因為不僅僅是這些書生的家庭背景多半可能是書香門第,而且誰也不知道他是不是有一天可以考上為官。

說到底官在東方這片神奇的土地上還是非常有地位的。

至於新學的學子,雖然也讀書了,但畢竟無法做官,即便是搞研究什麽的在這個時代看來,那也是好像不入流的,有點臟,累什麽的,不如官老爺高高在上的坐著舒舒服服。

更何況當官就有權,這沒權的平頭老百姓如何能夠相比的?

總的來說還是舊學的學子要比新學的學子身份更高,即便是他們當中大部分的人都考不上功名,但身份和地位依然還是有的。

現在天子設置大明皇家科學院,這是對新學的認可和鼓勵支持,新學的學子自然是非常的振奮。

這雖然每年才只有30個名額入選,入選了身份也就是舉人的身份,但對於新學的人來說,這已經是極大的鼓舞了。

要知道以前的時候,縱然是在牛的新學教授,科學家,那也是沒有什麽身份地位的,除了少數一些因為突出的貢獻被賜予爵位的,其他人都是上不了朝廷的。

但是現在就不一樣了。

設置了大明皇家科學院,每年評選新增院士,這形成定制,這是身份和地位的確立,也是一個好的開始。

天子和朝廷肯定了他們這些新學的地位,貢獻,給予待遇和獎勵。

相比起以前來,這就是巨大的進步了。

消息在飛速的傳播,新學的人一個個興奮無比,同時也是開始熱烈的討論起大明皇家科學院第一次院士評選以及科技進步獎的評選。

誰有資格成為大明第一批科學院院士,誰又有資格獲得這個科技進步獎,這可是大事,大家都在討論這個事情。

這發現青黴素的張行健肯定是要入選的,這大明皇家理工學院裏面的校長,教授什麽的,有好幾個人也是有資格入選的。

還有發現萬有引力的物理學家也肯定是要入選的,發明內燃機的工程師也可以入選,還有電磁領域有不少的教授科學家也三可以入選的。

還有大明理工學院,大明醫學院,京城機械學院裏面也是有不少的教授科學家都有資格入選。

這大家隨便的一討論,這人數就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