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零七十六章,歐洲大饑荒(第2/2頁)

可是現在大明醫療技術有了很大的進步,連青黴素都出來了,這些地方的開發自然也就不是問題了。

“嗯~”

弘治皇帝仔細的聽完也是直點頭,再來到世界地區上面,看著大明帝國龐大的版圖,也是在上面圈出一些地方來。

其實還有一個地方是非常適合種植糧食的,那就是北黃金洲的大平原地區,這地方也是全世界是三大黑土地之一,土地非常的肥沃。

關鍵是這裏的土地也非常的平坦開闊,很適合大規模的機械化耕種。

但是黃金洲這裏目前人口稀少,而且大平原北部地區沒有任何的山脈阻擋,來自北極的寒潮可以直接從北到南一直蔓延到蓬萊灣這裏。

在小冰河期時期,在大平原上發展農業的話,還是有很大風險的,只可以在南部地區來發展農業。

再者從黃金洲運糧食回大明本土的話,運費太高了。

最好就是在本土這邊多地開花的弄產糧地,這樣才可以充分的保證大明的糧食安全。

“這南洋的甘蔗還是少種一些,多種一些糧食才行啊。”

弘治皇帝看著南洋地區的眾多島嶼說道。

一直以來南洋地區都是大明最為重要的蔗糖產地,這裏的種植園基本上都是種植甘蔗、橡膠這兩種經濟作物。

南洋地區的蔗糖不僅僅供應大明的需求,而且還銷往全球,滿足全世界對蔗糖的需求,蔗糖的價格一開始的時候非常的高,利潤極高,這極大的刺激了南洋的蔗糖產業。

後來隨著規模越來越大,蔗糖的價格也是一直下降,但即便是如此,種甘蔗的收益依然是相當不錯的,南洋地區的種植規模一直都很大。

“陛下,南洋地區的甘蔗種植已經有多年的傳統了,並且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一時半會想要改過來也是不太現實的,但糧食價格上漲的話,自然是會有更多的人種植糧食的。”

“更何況現在我們大明的糧食依然是非常充足的,我們只不過是在擔憂未來可能出現的情況。”

劉晉一聽,笑著說道。

直接用命令顯然是行不通,人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行動的。

大明糧食價格便宜,種植糧食無利可圖,有選擇的情況下,南洋的種植園主自然是會選擇種植效益高的甘蔗。

你直接說不讓種甘蔗,這顯然是損害了他們的利益,會聽你的才怪。

更何況,現在大明其實也沒有到那一步,非得說禁止甘蔗種植改種糧食,現在大明的糧食依然是非常安全的。

弘治三十九年糧食大豐收,這一年產出的糧食足夠吃上好幾年了,無論是老百姓的糧倉,還是朝廷的糧倉,現在都已經爆滿了。

“真要是出現糧食不足的情況,這南洋還是要改成種糧食的。”

弘治皇帝點點頭,他去過南洋這邊。

南洋熱帶氣候給弘治皇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即便是冬天的時候,南洋這邊依然溫暖如夏,無論是種糧食還是種蔬菜水果什麽的,都是非常合適的。

現在大明本土這邊是冬天,大量的水果蔬菜可都是從南洋、琉球、瓊州島、交趾、象林運過來的,縱然是在冬天,大明人依然是可以吃上新鮮的蔬菜和水果。

“那是當然,糧食安全才是我大明最為重要的事情。”

劉晉鄭重的點點頭。

當劉晉和弘治皇帝在商量著可能出現的饑荒,商量著擴大糧食種植,提高糧食產量,保障糧食安全的時候。

遠在地球另外一邊的歐洲這邊,此時此刻正在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大饑荒。

從英倫三島到地中海的意大利,從西邊的葡萄牙到東邊奧斯曼帝國這邊,從北面的維京海盜到歐洲南部地區的法蘭西、地中海等等地區。

整個歐洲此時此刻都陷入了一場饑荒之中,糧食短缺,饑荒蔓延,再加上冬天寒冷的肆虐,整個歐洲都在經歷著一場煎熬,而導致這場饑荒的,不僅僅是天災,更是人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