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零七十四章,價比黃金,一藥難求(第3/4頁)

很多以前大家珍藏在手中的藥方也是出現在市面上,很多藥物對於治療某些疾病有著非常不錯的作用。

還有一些原本只在是一些偏遠地方、小地方郎中手中的藥方也是逐漸的被挖掘出來,成為了大家都所熟知的一些藥物,用來治療一些特殊的疾病。

像這一次,張行健發現的青黴素,這同樣可以為張行健乃至張家帶來巨大的收益,這青黴素價格堪比黃金,市場需求量又非常大,想不賺錢都難啊。

但是大家又沒辦法去嫉妒,因為這是他張行健該得到的,他研究細菌和病毒,發現了青黴素,有了這個藥以後還不知道可以救治多少人。

這是大功勞,也是大功德,這張行健靠此賺錢,大家都是無話可說的,有本事的話,你也是去發現或者研究出同樣重要的藥物出來,大家也不會說什麽的。

當然,此時此刻,大量的醫學家受到了張行健的影響,也都紛紛投身於研究細菌和病毒的領域,研究青黴素領域。

都想著自己是不是也能夠從中發現一些特別的東西,給自己帶來功名利祿。

青黴素的出現,這也是給大家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抗生素領域的大門,抗生素遠不止青黴素這一種,各種各樣的抗生素還有很多,作用也各不相同。

這個領域的研究肯定是非常具有前途的,不說和張行健一樣封侯什麽的,這至少來如果有成果的話,發財應該是沒有什麽問題的。

大量的醫學家投身於這個領域的研究,這對於推動大明醫學科技上的發展也是非常具有幫助的。

當整個大明都在討論著神藥侯和青黴素的時候,青黴素的發現者張行健此時此刻已經投入了到了如何大規模的擴大青黴素產量和提純青黴素的研究之中。

此時,他正在一處黴豆腐作坊這裏學習和激烈黴豆腐的制作工藝。

這個黴豆腐作坊的規模很小,僅僅只有幾名婦人在制作這個黴豆腐。

這作坊的規模雖然很小,但名氣卻是相當的不錯,在周圍一帶很有名,只因為這個作坊做出來的黴豆腐味道非常的不錯,深受大家的喜愛。

“神藥侯啊!”

“這制作黴豆腐呢,最關鍵的還是發黴的過程。”

“一般來說只有特定的季節才可以制作黴豆腐,只有當氣溫足夠涼爽的時候,才是制作黴豆腐的時候。”

“太熱的情況下,這黴豆腐長不出菌絲出來,而是會直接臭掉,如果太冷的話,這是這長出來的菌絲會非常、非常的慢,甚至於無法生長出菌絲。”

“此外,想要長出爆滿的長長菌絲出來,還要適當的定時灑水,太過幹燥的環境也是不行的,太濕的話則是容易長出黑色的黴菌,那也是不行的,黑色的黴菌不僅僅影響口感,而且還極其容易導致黴豆腐壞掉。”

“我就是一個婦人,也就只懂做這個黴豆腐,其它的都不懂。”

作坊的老板娘徐氏詳細的向張行健講解起制作黴豆腐的一些需用注意的事情。

一旁的張行健則是拿著筆迅速的記錄下來。

“合適的溫度,菌絲的生長要控制溫度,必須要保持在一個較為合適的溫度環境下,這細菌才可以大規模的大量繁殖。”

“過高或者過低都不行的。”

“還有濕度,細菌的生長需要一定的濕度,太過幹燥的情況下,細菌無法快速的繁衍和生長,而太過濕潤的環境則是會滋生各種各樣的細菌。”

“除菌是一個大問題,如何才能夠制造出只適合青黴菌生長的環境,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嗯,高溫能夠滅殺大部分的細菌,利用高溫滅殺空氣之中的細菌,然後再將溫度恢復到正常溫度,在這樣的緩解下再移植青黴菌,培育青黴菌的話,就可以防止其它細菌的汙染了。”

張行健一邊迅速的記錄,也是一邊迅速的思索起來。

作為一名研究細菌和病毒的學者,他在這方面也是已經積累了很多的經驗,徐氏這邊只是一說,張行健這邊很快就掌握了其中的一些關鍵性的東西。

“我們作坊做黴豆腐,都是會選用最上等的好豆子,因為只有好的黃豆才能夠磨出好的豆腐出來,也只有好的豆腐才能夠長出漂亮的菌絲出來,這制作出來的黴豆腐才好吃。”

徐氏帶著張行健參觀自己的黴豆腐作坊,在一間陰涼的房間內,大量的黴豆腐正在長黴,長長的白色菌絲猶如一團毛茸茸的,已經將豆腐給全部覆蓋住了。

“眼前這些豆腐都是已經發黴好的,這次發黴就非常的漂亮,這個菌絲非常的多,非常的飽滿,已經覆蓋了整個豆腐,這樣做出來的黴豆腐,味道就非常好。”

徐氏向張行健介紹起來,也是微微有些自豪,因為她這做黴豆腐的技術也是一絕,京城都已經是有名號的了,購買她家黴豆腐的人非常多,每次一出來,很快就可以賣的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