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零五十六章,實幹出人才啊

乾清宮尚書房內。

弘治皇帝正在看來自各地的奏疏,經過十天左右時間的嚴控措施,大明基本上的地方現在疫情都已經得到了控制,正在逐步的恢復生產、生活秩序。

鼠疫的潛伏期很短,一般一兩天的時間就會爆發出來,長的也不會超過五天,所以十天的封鎖時間,基本上都可以將疫情給完全控制住。

“還好,及時聽了劉晉的建議,采取嚴格的控制措施,及時的將疫情給控制住,否則就絕對不是說就死幾萬人如此簡單了。”

弘治皇帝的心裏面都忍不住慶幸起來,慶幸在第一時間內聽取了劉晉的建議,果斷的下達了最嚴格的封控措施,這才將疫情給控制住。

否則哪怕是遲上一兩天的時間,可能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

遲一天的時間,被感染的人數要呈幾何倍數一般的暴增,一旦到了哪一步,那是真的很難、很難控制住了,並且對於大明的醫療體系會造成巨大的沖擊和負荷。

恐怕真到了哪一步的話,死亡的人數可能就是幾十萬、幾百萬了,那對於大明來說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現在的大明正處在高速發展的階段,資本主義和工業革命正在迅猛發展,人口逐漸的向城市集中,城市化發展已經到了一定的規模。

如果不是嚴格封控的話,這後果真的不堪設想,也幸虧是大明現在的醫療科技和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尤其是在對細菌和病毒方面的研究,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果,這也大大的降低了死亡率。

但終歸來說還是要得益於嚴格的封控措施,減少了擴散和傳染,這才將這場疫情給控制住了。

“劉晉的那份奏疏呢?”

想到劉晉,弘治皇帝又泛起劉晉所上的那份奏疏,關於建立起完善的防禦、防控機制的奏疏。

“陛下,那份奏疏?”

隨身伺候的太監張忠連忙問道。

“就是去年冬天的時候那份奏疏。”

弘治皇帝連忙說道。

“陛下,我這就讓人找來。”

張忠連忙明人去找,張忠是蕭敬的幹兒子,蕭敬已經80多歲了,根本就幹不動了,所以就推薦了張忠繼續伺候弘治皇帝,這個張忠和孝敬差不多,算是明朝歷史上難得的幾個好太監之一。

歷史上他並沒有什麽名氣,因為弘治皇帝死後朱厚照登基,這朱厚照重用劉瑾等人,鬧的朝野動蕩。

很快,劉晉寫的奏疏就找了出來,弘治皇帝再次仔細的看了起來。

“原來劉晉早就預料到了,這大旱、大澇之後必有瘟疫,今年我大明北方遭遇前所未有的幹旱,必然會有瘟疫肆虐。”

“看來劉晉所說的還是非常有道理的,或許糧食什麽我的大明現在已經是不缺了,但是如果出現瘟疫的話,那就不是糧食如此簡單了,確實是有必要建立健全相關的制度,一旦出現各種災害,及時的啟動相關的預警預防機制,將損失降到最小。”

再次仔細的看了一遍又一遍劉晉的奏疏,弘治皇帝也是不得不為劉晉的遠見所折服。

在去年冬天的時候,劉晉就已經預料到了今年可能會出現的事情。

冬天的時候大寒,天氣太過寒冷異常,接著就是今年幹旱無比,北方地區遭遇百年難遇的大旱災。

大旱災又導致了瘟疫的出現和肆虐,整個是連著來的,並不是單獨來的,災害具有關聯系。

“今年僅僅只是一年出現了這樣的情況,要是真的如同劉晉所說的,在小冰河期內可能出現連續性的幾年都是幹旱、氣候異常、鼠疫、蝗蟲等等災害的話,那後果可就真的不敢想象了。”

弘治皇帝坐在自己的椅子上,仔細的思索著,書桌上一堆的奏疏,弘治皇帝卻無心去批閱,因為裏面的這些奏疏大部分都是沒有什麽意義的奏疏。

他很清楚,自己所要思考的東西是真正關系著國計民生的大事,關系著江山社稷。

“這一次的疫情,那些實幹派的官員一個個都表現的很不錯,守舊派的這些官員卻是一個個表現的都很不行。”

“毛紀、梁儲、蔣冕、湯沐、許銘……”

很快,弘治皇帝又想起了這一次疫情的事情,各個地方官員和朝廷大臣的表現是有著巨大差異的。

表現好的,像河南布政使方永良、陜西布政使童瑞就表現的很不錯,兩地疫情最先蔓延,但也是最先控制住,目前也是最早解封,秩序井然。

“實幹出人才啊!”

“以前的時候總是盯著朝野之中的這些官員看,這一個個是才華橫溢、寫的一手錦繡文章,然而在治理國家方面,朝廷的這些官員還是太缺乏經驗了,面對這種突發的情況,毫無辦法。”

“往往還不重視,沒有放在心上,這可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