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農業社會的財富增加和積累(第2/2頁)

“產出方面,大概一年可以產出甘蔗5億斤左右,另外每年還可以種植一季水稻,產量大概在1500萬斤左右。”

“我自己並不熬制蔗糖,甘蔗主要是賣到附近的蔗糖廠去,5億斤甘蔗大概能夠賣2萬兩銀子,種植出來的水稻主要是用來給奴隸和賤民們吃,剩下不算多少,也賣不了幾個錢,故而也是用來養豬、養雞鴨什麽的,偶爾給賤民和奴隸們改善下夥食。”

鄭先義想了想也是如實的說出了自己莊園的收益情況。

因為是天竺大陸上面,這裏的光熱充足,降水也豐富,故而水稻種植的話可以一年三熟,但現在糧食賣不出什麽價錢來,所以基本上都是種植一季水稻,然後再種植甘蔗或者是棉花、香料之類的。

以種經濟作物為主,糧食作物為輔,經濟作物用來賣錢,糧食作物主要是用來養活手底下龐大的奴隸和賤民。

奴隸和賤民都是莊園主的私人財產,奴隸是買過來的或者是寧國這邊分配的,至於賤民原本是這片土地上的給高種姓的婆羅門刹帝利種田做事的。

但是大明人來了之後,土地就被收歸寧國,然後又分給了移民過來的大明人,這些賤民自然而然也就成為了土地新主人的私產,給莊園主幹活。

當然,莊園主同樣也是肩負著要養活奴隸和賤民們的責任,不僅僅是養活他們,還要養活他們的家人,不過這些奴隸、賤民的一家人也都需用給莊園主幹活。

“1500多人一年差不多產出2萬兩銀子左右了,算下來每個人一年也就十多兩銀子了。”

“5萬畝的土地竟然需用1500多人來耕種,這效率也太低了。”

劉達聽完,也是默默的計算了一下。

在來的路上,他去過了琉球和南洋的種植園,琉球的種植園是沒有奴隸的,人力昂貴的情況下,要麽大量的使用機械來耕種,要麽就是減少了甘蔗的種植。

南洋這邊雖然有大量奴隸的存在,但是奴隸數量遠不如這天竺這邊,故而也是能夠看到大量的使用機械化的種植。

另外劉達還去過遼東地區,親眼見識過遼東地區機械化農業的高效,大量使用耕地機、播種機、收割機的農業,效率高的嚇人。

幾千畝的土地,僅僅只是靠夫妻兩個人就可以輕松的完成耕種、收獲等等,根本不需要像眼前的這個莊園這般需用如此多的人。

不過貌似這個莊園主對於現在的生活還是非常滿意的。

畢竟不需要自己辛辛苦苦的去勞作,一年坐著吃吃喝喝就可以了,這些奴隸和賤民們就會為自己創造出財富出來。

一年2萬多兩銀子,這個收入可是非常可觀的,要知道大明京津地區工人一年的收入都還不到100兩銀子呢。

他豈能不滿意現在的生活?

但很快劉達就發現了一個問題。

那就是這樣的模式,經濟和財富的增長其實是有很大問題的。

首先就是經濟和財富的增長是很緩慢的,依托土地發展農業,如此龐大的一片土地,1500多人的勞動力,一年也僅僅只是能夠產生2萬兩銀子的產值而已。

但如果是在京津地區,隨隨便便一個雇傭幾十人的作坊一年也要產出幾萬兩銀子,並且土地僅僅只是需用一點點。

另外財富的分配上也是有大問題,財富都集中在了這個莊園主的手中,至於奴隸和賤民以及他們的家人,他們所能夠分到的財富是很少的,僅僅只是分到一些糧食用來活下去而已。

這樣的一種分配方式之下,社會財富高度集中,這消費能力就無法釋放出來,看起來財富是在不斷的積累和增長,但總體來說,這個財富的增長速度是極其緩慢的。

而這也是以前大明所面臨的境地和情況,土地和財富高度集中在少數的地主士紳手中,農民和佃戶擁有的土地、財富少的極其可憐。

而伴隨著土地不斷兼並,這種矛盾就開始不斷的顯現出來,一旦出現災荒的話,必然就會烽煙四起,民不聊生。

這寧國現在也是如此。

“難怪父親說農業只能夠維持溫飽,真正要富裕起來,還是要依靠工業才行,這生產效率相差實在是太大了!”

劉達很快就得出了一個結論,以後南非這邊要重點發展工業,搞農業是沒有前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