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寶島琉球(第2/2頁)

坐上汽車沿著寬敞的水泥馬路繼續隨意的在寶島上行駛,道路的兩邊是連綿不絕的甘蔗林,規模極其的龐大。

琉球是大明的糖庫,這個可不是開玩笑的。

盡管現在糖的價格已經下跌了很多、很多,早已經走進了千家萬戶,不再是有錢人的專屬,種植甘蔗的收益比起以前來下降了很多、很多。

但是這裏的人依然還在種植甘蔗,也已經習慣了種植甘蔗,甘蔗依然是這裏的重要作物。

等到離琉球城有些距離之後,除了大量的甘蔗林之外,開始出現大量的蔬菜水果區域,這些區域的特點就是連綿一大片的區域,全部都是種植的蔬菜和水果。

弘治皇帝再次讓人停下了車,來到了田間地頭,看著眼前一大片的菜地,菜地裏面種植了大量的包菜、蘿蔔、洋蔥等等蔬菜,規模很大,整個一大片的區域都是蔬菜。

同時也能夠看到有人在田間地頭忙碌著,有四輪馬車停泊在旁邊,正在一筐筐的往四輪馬車上面搬運收獲的蔬菜。

“走,走,找人聊聊去。”

弘治皇帝看到這一幕,頓時就來興趣了,連忙往哪裏走去。

楊大郎一家原本正在忙著收獲蔬菜,現在是秋天了,很快就要入冬了,正是蔬菜開始收獲的季節,也是蔬菜價格最高的時候,所有的這些蔬菜全部都是要運往京津地區銷售。

但很快就注意到了往這邊走過來的弘治皇帝、劉晉等人,頓時也是好奇的看了起來。

“這些人是什麽人啊?”

“難道也是來收菜的嗎?”

“這開了那麽多的小汽車,還有幾輛大貨車的。”

楊大郎很是好奇。

“老鄉,收成怎麽樣啊?”

弘治皇帝滿臉笑容的和楊大郎等人打招呼。

“今年的收成還是很不錯的。”

楊大郎仔細的看看眼前的弘治皇帝和劉晉等人,這一看就知道不是一般的人,也是笑著回道。

“是吧,你這裏都種了些什麽菜啊?”

弘治皇帝看著一筐筐的蔬菜,也是笑著問道。

“那可多了,包菜、蘿蔔、西藍花、洋蔥、黃瓜、土豆、大豆、芹菜、蔥姜蒜之類的,有幾十個品種嘞。”

楊大郎回道,聽弘治皇帝的口音就知道這些人應該是來京津地區了。

“這個包菜能夠賣多少錢一斤?”

弘治皇帝直點頭,隨即拿起一個包菜仔細的掂量、掂量,還挺重的。

“我們的這些菜啊全部都是賣到京津地區去的,所以價格還是不錯的。”

“這個包菜能夠賣到2文錢一斤,這個蘿蔔能夠賣3文錢,西藍花也是3文錢,洋蔥和土豆就便宜了,一文錢一斤,姜蔥蒜之類的也可以賣3文錢一斤。”

楊大郎笑著回道。

“那可以啊,看你這一畝地豈不是可以賣出幾兩銀子啊。”

弘治皇帝一聽,略微算了算,也是說道。

“哈哈,還行,還行~”

楊大郎頓時就高興的直點頭。

他原本是福建泉州人,是第一批來到琉球城這邊的人,參與過建設琉球城,在這裏已經十多年的歷史了。

從最初給琉球糖業這邊做事,到後來有了大片的自己土地之後就開始自己種植甘蔗,接著甘蔗價格下跌之後又開始嘗試來種植蔬菜和水果。

收益那是相當不錯,在以前還沒有大棚蔬菜的時候,琉球這邊的蔬菜水果價格更高,收益更加不錯。

這算下來,全家一年種蔬菜、水果也能夠賣出上千兩的銀子,收益是相當不錯的,小日子也是過的非常富足。

“你們的蔬菜都還會打上自己的標簽啊?”

劉晉也是一直看著,當看到筐子上面竟然還貼著琉球蔬菜的標簽時也是好奇的問道。

“那是當然要貼的。”

“現在種蔬菜和水果的地方多了,像瓊州、交趾、象林、南洋等地都有種蔬菜水果的,但是這些地方的品質是比如我們琉球的,故而會冒充我們琉球的蔬菜和水果。”

“我們為了區分,也是專門請人設計和制造了這個標簽,只有我們琉球這邊的蔬菜和水果才能夠貼上這樣的標簽,也只有貼上這個標簽了,我們的價格才可以賣得出去。”

楊大郎理所當然的點頭回道。

“原來如此~”

劉晉聽完,頓時就明白了,感情著現在的競爭是越來越激烈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