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天津的繁華(第2/2頁)

想了想決定去天津港口這邊看看,來天津有幾個地方是一定要去看看的,天津港、天津證券交易所、十裏商行、天津工業區。

這個幾個地方都是天津最具代表性的地方,最能夠代表大明如今的地方。

坐上汽車,弘治皇帝和劉晉很快又來到了天津港這邊。

如今的天津港早已經不是原來的天津港了,經過了一次又一次的擴建,沿著海岸線已經綿延十幾裏的範圍都是港口。

但這都已經無法滿足天津這邊對港口和碼頭的需求了,在其它地方還建了不少的分港口和碼頭,用來進行分流,以滿足市場的需求。

站到港口的一處高處看過去,整個天津港口非常的繁華、忙碌,一處處碼頭這裏,停泊著一艘艘遠洋的大船。

傳統的帆船、蒸汽輪船,新式的內燃機輪船,將這裏的每一處碼頭都停泊的滿滿的。

碼頭這裏,裝卸貨物的工人忙碌不停,一船船的貨物剛剛運抵這裏,立即就卸貨,然後被一輛輛四輪馬車、貨車給立即運走。

同時在這裏的一處處碼頭這裏,能夠看到大量的貨物在不斷的堆放,運貨的船只一到,立即就開始裝貨,裝滿貨物的船只也是很快就離開港口,將位置給讓出來,因為在旁邊的海域之中,還有大量的船只在等待。

太忙了。

京津地區目前是大明工業最集中的地區,有著大量的工廠、作坊和商量,同時這裏也是大明乃至全球範圍內最大的消費市場。

對於原材料的需求非常龐大,單單是每天需求的棉花、羊毛數量都是天文數字,而這些都是需要從世界各地運輸過來。

這裏產出的工業產品,布匹、玻璃、水泥、港口、衣服、鞋子、汽車、自行車、摩托車、酒、面粉、鋼鐵、軍火武器等等大部分也都依靠眼前的這個港口來運輸出去的。

京津地區的工廠、作坊、商行之類的產出的工業產品占到了整個大明的六成以上,大大小小、各種各樣的商品這裏都有產出,而且從一開始,大明的資本主義都是面向全球的,並不僅僅只是針對大明本土的市場。

它的市場從一開始都是面向全球世界,從全球範圍內獲得原材料,銷售自己的產品。

資本主義和殖民主義相集合,這是大明資本發展的一個特色,也是它能夠迅猛發展起來的重要原因,因為有著足夠的市場和原材料。

京津地區又是全球範圍內收入最高的地區,京津地區現在的人均收入都已經超過了6兩銀子一個月了。

而兩座城市擁有的人口數量加起來超過2000萬,如此龐大的人口,如此高的收入,自然而然也就形成了京津地區這個龐大的消費市場。

這裏每年要吃掉的牛羊豬的數量都超過1500萬頭,還要消耗大量的海洋產品,而這些全部都是需要從外面輸入。

全球範圍產出的大量商品,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到了京津地區這裏,變成了工廠的原材料又或者是變成了京津地區老少爺們餐桌上的飯菜。

京津兩座城市就如同是超級的巨獸,吞吐著海量的貨物和商品,而眼前的港口就是承載著其中很大一部分的運輸進出口任務。

“天下第一港果然名不虛傳啊!”

“當年還僅僅只是一個小魚港,一轉眼的功夫,這裏就變成了大明最大的港口了。”

“這來來往往的船只都已經看不到小船了,一艘艘船只,一艘比一艘大。”

弘治皇帝看著繁華、忙碌的天津港也是感嘆萬千啊,變化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