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不依不饒(第2/2頁)

故而禦史言官往往成為了政治鬥爭的重要工具,朝廷之上的大佬彼此互相掐架的時候都會讓手下的禦史言官之類互相彈劾對方。

反正是可以風言奏事,反正也是不用負什麽責任之類的,這是他們的權力和義務,級別和官職都很小,但很多時候,天子和朝中的重要大臣都會怕這些禦史言官。

他們就是攪屎棍,關鍵還是合理合法的攪屎棍,天子很多時候都拿他們沒有任何的辦法。

這彈劾一兩次也就算了,彈劾來彈劾去的,弘治皇帝也是看多了,那個大臣沒被人彈劾過?

以前的劉健、李東陽、謝遷,那也都是被人彈劾著過來的,現在的劉晉、佀鐘、王守仁那也是如此。

像王守仁,現在還市場被人彈劾說是什麽苛捐雜稅太多了,民不聊生什麽的,其實都是一些想要減稅,不交稅的人在背後搞的鬼,弘治皇帝心裏面門清的很。

放在以前,多少還是信一些的,覺得自己這裏減稅了,或者是不征稅了,下面的百姓生活就能夠更好一些。

結果狗屁,自己這裏下傾盆大雨到了百姓這裏的時候都可能一滴都沒有,中間那是貪官汙吏之類的,能夠把什麽都給吃的幹幹凈凈。

這稅也是一樣,自己征稅了還可以以國家的形式去做一些大事,比如開疆拓土、移民、搞基建之類的,這些才能夠真正惠及老百姓。

你要是不征稅,國家沒錢,結果便宜的還不是那些士紳豪強、商人之類的,他們該剝削老百姓的一樣繼續剝削,而國家卻是什麽事情都幹不了。

所以啊,弘治皇帝對於這些禦史言官之類的也沒有什麽好感,他們不過是一群亂咬人的狗吧了。

真要是信了他們的,這朝廷還不知道要多亂呢。

今天可以彈劾劉晉,把劉晉弄倒了,明天也可以彈劾佀鐘、王守仁,把他們弄倒下,到時候這換來換去的。

誰來替自己幹活?

誰來替自己治理這大明的江山?

換一些屍位素餐、只會溜須拍馬又或者是只會討好文官、討好士紳商人的官員上來嗎?

弘治皇帝可不是剛剛登基的那個年輕天子了,都已經弘治二十八年了,他已經看過太多、太多的東西了,也明白了很多的事情。

這沈淮如此的胡亂彈劾劉晉,這帽子亂扣,自己這個當皇帝的都看不下去了。

反倒是劉晉一直以來對這個沈淮都是毫不在意,肚裏大的很,這讓弘治皇帝也是對劉晉再次高看起來。

當然,也對劉晉更加的放心和信任,面對這樣的彈劾、攻訐都能夠大肚的人,那自然也是身正不怕影子斜的人。

於是弘治皇帝出面狠狠的訓斥了一頓沈淮,倒也沒有拿這個沈淮怎麽樣,因為這是的工作職責,還是老祖宗朱元璋定下來的。

這當皇帝的有時候也是拿這些禦史言官之類的沒有什麽辦法,打又打不得,殺又殺不得,有時候他們還巴不得被皇帝給殺了,這樣可以青史留名,流芳百世。

也只能訓斥一番,讓他知趣點,不要像瘋狗一樣的亂咬人。

但誰知這個沈淮,他不僅僅沒有絲毫的收斂,反倒是有些變本加厲起來,以前是三天兩頭的彈劾劉晉,現在則是幹脆變成了每天都要上書彈劾劉晉了。

每天的早朝,沈淮都要站出來彈劾劉晉,理由也是每天不一樣,今天攻訐劉晉左腳先邁進金鑾殿是不對,明天攻訐劉晉說坐汽車來上早朝是不行的,會將廢氣汙染到皇宮。

總之是不依不撓,每天換著法子的不斷彈劾劉晉,大有不把劉晉扳倒就不放棄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