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結婚的一不動和兩轉(第2/2頁)

“難怪來這裏買手表的人都是年輕人啊,原來這都是為了結婚啊。”

劉晉一邊笑也是一邊直搖頭。

“可不是嘛,現在的年輕人要求可高著呢,沒有自行車肯定是不行的,這上下班都不方便,手表是面子問題,房產則是為了小兩口的生活。”

謝景良笑著點頭道。

“那現在彩禮、聘禮什麽的得要多少的數?”

想了想,劉晉又問道。

“彩禮和聘禮的話,我們僅僅地區現在一般都是至少要100兩銀子左右了,當了,我們京津地區的人嫁女兒現在都是虧本的,收100兩銀子的彩禮和聘禮,至少也是要雙倍返回去的。”

“大戶人家嫁女兒的話,那就牌面就大了,各種各樣的金銀珠寶什麽的至少也要弄個好幾大車子的。”

“而且往往還要陪嫁汽車、房產、店鋪什麽的,至於那些豪門貴族之類的,那就更不能比了,股票、莊園、種植園、農場、工廠、商行什麽的,都是有的,娶一個豪門千金小姐,那是真的陪嫁千斤黃金的。”

謝景良一聽,也是連忙說道。

京津地區的老少爺們啊,度量都是很大的,其實都是為了個面子,即便是普通的老百姓,要彩禮、聘禮什麽的,也是為了面子上好看,東西要多,隊伍要長。

然後又再雙倍的以嫁妝的形式再返還回去的。

這豪門嫁女兒的話,那牌面就大了。

“原來如此。”

劉晉聽完也是一下子就明白了。

想想自己當初娶徐婉兒和李貞,她們陪嫁的嫁妝也是非常的龐大,琳瑯滿目的一大堆東西,金銀珠寶、玉石翡翠、珊瑚瑪瑙珍珠瑪瑙之類的,都是一箱子、一箱子的帶過來。

最近豪門嫁女兒什麽的,那都是血虧的。

沒辦法,京津地區的人都這樣,為了女兒在婆娘有地位,這嫁妝是絕對不能少的,少了就要讓人笑話了,面子是一定要撐起來的。

“這樣其實也挺好的。”

劉晉想了想說道。

想想後世,因為彩禮過高、要求過高,多少人即便是扒光了父母的錢袋子也娶不起媳婦,而城裏面呢,幾百萬的大齡女光棍。

她們本身的要求都比較高,再加上毒雞湯盛行,故而結婚的人很少,生孩子的更少,這離婚率也高。

說到底這樣的社會其實是畸形的社會,為什麽結婚就一定要買房買車?

難道夫妻兩個就不能靠自己的雙手去奮鬥、去努力?

還有這結婚一下子要那麽多的彩禮,這是賣女兒還是做買賣呢?

年輕人的壓力太大了,都結不起婚,生不起孩子,再加上毒雞湯盛行,講究享受和及時行樂,離婚率又極高。

這樣的社會肯定是會逐漸的走向衰敗的,最終也會失去希望和未來。

連孩子都不願意生,還有什麽未來和希望?

現在的大明,在這方面依然還是很傳統的,彩禮這東西可以要,但是竟然要雙倍的還過去,這個面子就不好撐起來了。

當然了,現在大明男女比例是比較平衡的,甚至於可以說是女多男少,因為有大量的從歐洲、西亞、中東過來的女奴,數量非常的龐大,估計著都要數百萬的女奴生活在大明的土地上。

還有來自朝鮮和倭國的女人也不少,因為是大明的藩屬國,大明對她們的吸引力還是非常大的,在遼東這邊就有很多的朝鮮女人當小妾的,在南洋、琉球這邊則是有很多的倭國女人。

她們成為了大明人的小妾、丫鬟、仆人等等,一定程度上讓大明的男少女多情況更嚴重一些,但好在大明是可以納妾的,所以總體來說,男女比例是平衡的。

但平衡歸平衡,結婚的要求依然也是緊隨時代變化,又是房又是自行車和手表的,壓力還是有點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