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吃和穿(第2/2頁)

京津地區的消費能力絕對是毋庸置疑的。

劉晉那看著人們拿著大袋子,大包、小包的買回家,絲毫沒有在乎價格的意思,商家的生意也是相當的火爆,忙碌不停,一邊忙著補貨,也是一邊忙著收銀。

統一使用的銀幣和銀票,也是極大的方便了貨物和商貿交易,不像以前,拿到銀子了,還要仔細的辨別下銀子的成色,又要仔細的稱重,還要拿剪刀了剪什麽的,麻煩的很。

“老百姓的吃食是真的不用擔心什麽了。”

看完這些,劉晉心裏面也是有數了。

吃的問題,現在真的不用擔心什麽了,糧食是絕對有保證的。

遼東、河中兩地的糧食都足夠大明人吃的了,而且也都已經修通了鐵路,運輸極其的方便,這北直隸這裏,甚至於都已經沒人種糧了,都該種蔬菜、搞養殖、種棉花之類的了,但糧食價格依然是非常的穩定、便宜。

糧商想要聯合起來擡價都做不到,因為鐵路運輸非常的方便,官府這邊隨時隨地都可以從遼東、河中、河南、山東、江南等地區調集大量的過來。

到時候不僅僅賺不到錢,再給你扣上奸商的帽子,人都給你流放到黑土省去。

再看看穿的東西。

街道上到處都能夠看到很多的成衣店,裏面的衣服款式非常多,種類非常的齊全,棉的、羊毛的、麻的、甚至於皮草的,都能夠看到。

在以前的時候,大明是清一色的布匹店,大家買布匹回家自己做衣服。

自己做衣服,手藝好些的還好點,做出來的還能夠看看,這手藝不行的,做出來的衣服就難看死了,關鍵是還浪費布料。

現在就逐漸的流行買成衣了,直接做好的衣服,省事關鍵是成衣都是經過專門的設計和裁剪做出來的,衣服得體又好看,染色又漂亮,有的還有各種各樣的圖案什麽的。

從王家的彩雲紡織廠做成衣開始,現在做成衣的廠越來越多,直接買布匹的人反而越來越少了,自己做的衣服,傳出去實在是沒辦法見人。

關鍵是買布匹做衣服,結果發現和買成衣的價格差不了多少,一件便宜的衣服幾十文就夠了,買回家就可以直接穿,你要是買布匹回家,自己裁剪一番,浪費時間不說,做出來的衣服不好看,花費其實也相差不大。

看看街道上面的人,一個個的都衣著得體,穿的有模有樣也就知道現在大明人的穿也已經不說問題了。

這大冬天的,放在以前那是沒事絕對不會出來的,因為沒有足夠禦寒的衣物,出來很容易就感冒生病,還是待在家裏面好。

但現在,這天寒地凍的,但是一個個都喜歡往外面跑,因為外面熱鬧啊,逛街多好啊,逛一天都不會累,看看各種各樣的商品,遇到喜歡的就買一些。

很多的人周末都是這樣過的,享受著購物的快樂。

更何況,很快就要過年了,大家腰包鼓鼓的,不出來消費一下怎麽行?

父母孩子的衣服要買吧,過年拜訪老丈人的禮物要準備吧,這回家過年什麽的,多少也要帶一些年貨回去吧?

很多年貨可是只有京津地區才有賣的,小地方是買不到的。

辛辛苦苦一年,不就是為了回家的時候能夠風風光光的嘛,衣服總要穿的漂亮點,反正要買的東西很多,而且現在也是有時間去逛街,至於天氣冷不冷的,這根本就不是事,衣服多穿一件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