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修建荊江大堤(第2/2頁)

“這,要投多少銀子進去啊?”

張思安一聽,頓時就忍不住張大了自己的嘴巴。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這絕對不是開玩笑的,封閉的四川盆地,周圍都高大的山脈,入川的道路實在是太難走了。

現在竟然說還要修鐵路進四川天府,想想都覺得非常的瘋狂。

“銀子是要很多,但是朝廷現在不缺銀子。”

“劉公說我大明各地都要均衡的發展,四川乃是天府之國,土地肥沃、地勢開闊而平坦,只是對外的交通極其的不便。”

“如果能夠修通鐵路的話,等於是打通了四川的脈絡,無論是四川自身的發展,還是說將四川的人遷移到關外、海外之地去都將變的非常的容易。”

“就如同這湖廣、江西,地處內陸,現在隨著海外貿易和海外殖民的發展,這些年的發展速度是有些比不上沿海地區了。”

“但如果將長江河道疏通,大量的修建港口和碼頭的話,湖廣和江西的發展也就很快可以跟上來。”

“鐵路、公路、港口、碼頭這些都是為了我大明的長治久安,為了我大明各地的均衡發展而進行布局的。”

“天子的雨露要均勻的灑向我大明的每一片土地和每一個子民!”

鐘藩點點頭,也是向張思安講起朝廷的一些事情來。

張思安雖然是封疆大吏,即便是和鐘藩也是差不多,但一個是朝廷的工部左侍郎,一個是地方的布政使,差別還是有的。

張思安可能再幹幾年就要去南京養老了,但是鐘藩還有可能成為尚書和內閣大臣,在天子的身邊,升遷的機會可是比在地方大多了。

“劉公氣魄雄偉、高瞻遠矚,實在是讓人欽佩萬分。”

張思安聽完,也是贊嘆一聲。

“是啊,實在是讓人欽佩。”

鐘藩也是點點頭深表贊同,只有在這個時代,親自感受到了大明這些年發生的巨變才能夠陣陣的明白劉晉為大明帝國所做的巨大貢獻。

大明原本內憂外患,國庫空虛、軍備廢弛、百姓苦苦掙紮生存,然而短短不到20年的時間,大明就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變。

如今的大明,國力鼎盛、國富民強、兵強馬壯、百姓生活富足,擁有萬裏疆土,這一切都跟劉晉所提出來的一項項重大國策是密不可分的。

可以說沒有劉晉就沒有現在的大明。

劉晉當了內閣首輔,更是提出了浩大的基建計劃,修建鐵路和公路、港口、碼頭、水庫、大壩,均衡大明各地的發展,可以說是完整和全面的規劃。

同時也是綜合了大明現在的國情來做這些大事的,每一件事情如果能夠做好,都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情。

“所以,即便是工程量浩大買我們依然還是要去修築的。”

“而且其實現在京城機械學院這邊發明了不少全新的工程機械,如果大量的運用這些工程機械的話,修築荊江大堤也用不了多久的。”

鐘藩笑了笑說道。

工部大搞基建,自然而然是需要各種各樣的機械,同時也是最會運用這些機械的。

隨著內燃機的出現,內燃機的馬力越來越大,各種各樣的汽車相繼出現,其中就有可以大量運輸貨物的大卡車,用來運輸泥土、巖石、建材之類的非常快,又非常的方便。

另外還有京城機械學院這邊新發明出來的大鏟車、挖掘機之類的工程機械,極大的提高了工程的效率。

以前可能需要大量的人力來幹工程,現在則是可以大量的使用這些工程機械來做,需要的人更少了,但效率卻是提高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