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高處不勝寒啊(第2/2頁)

可是,誰知道以後會怎麽樣呢。

想想自己這些年來,自己又會領兵打仗,又是文官之首,還和勛貴聯姻,放在別的朝代,可能早就已經死了不知道多少次了。

也算是弘治皇帝度量夠大,也夠寬厚仁慈,換成朱元璋的話,劉晉自己早就溜了,朱元璋的疑心太重了。

但現在劉晉覺得自己也是時候開始為自己以後做打算了。

可千萬別搞到最後沒有好下場,那就真的是為他人作嫁衣了。

千萬不要低估了人性,天子也是人,而且天子往往更加的無情。

自己身處高位,又有龐大的財富。

到時候想要收拾自己的話,隨隨便便安一個貪汙受賄就足夠了,即便是所有人都清楚自己根本沒有貪汙受賄,知道自己兩袖清風,但自己的財富實在是太龐大了,更何況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處理不處理你,有時候完全是看天子的心情,這或許就是當臣子的悲哀之處了,也是為什麽有很多的大臣明明知道朝政的問題和弊端所在,卻是始終看不見、聽不見,也不願意去管這些事情的原因了。

聰明人不是沒有,歷朝歷代都有很多的聰明人。

只是大家也都知道如果去做這些事情的話,自己的下場會很淒慘,還不如安安心心、老老實實的過好自己的小日子來。

至於國家興旺、江山動蕩,甚至於朝代更叠,改朝換姓什麽的,這些事情哪裏有自己的小命重要,有自己家族的興衰重要。

這大明的江山是姓朱的,但也不只是姓朱的,也是千千萬萬黎民的。

真正到了這個位置的時候,劉晉是真的佩服商鞅、王安石、張居正他們這樣的人,他們難道會不知道嗎?

當然知道,但是依然還是要去做,要將自己的理想和抱負施展出來,哪怕是自己會沒有好下場,哪怕是會連累自己的家人,但依然還是去做了。

不過劉晉覺得自己做不到像他們這樣偉大。

自己能夠破局,那是因為自己知道大明之外有的是龐大的財富,有的是無盡肥沃的土地,只要大明能夠對外擴張,那就可以不斷的掠奪大量的財富回來,掠奪大量的土地回來,以此來緩解大明的財政困難,土地兼並所帶來的人地矛盾等諸多問題。

也只是因為劉晉知道工業和資本主義發展的好處,知道了提高生產力的重要性,能夠創造更多的財富。

所以才能夠慢慢的有了大明現在的一切,也能夠活到現在。

設身處地的來說,自己要是處在張居正的位置上,恐怕自己是沒有勇氣像他一樣去致力於該改革的。

好在劉晉從一開始就給自己留了退路。

又是和天子、太子一起做買賣的,讓他們吃飽了,又和勛貴們盤根錯節的在一起,利益牽扯的很深,也是帶領了新興的資本主義和殖民主義迅猛發展,和新興的力量在一起。

還嘗到了海外的殖民地和藩國,諸多的殖民地都有劉晉的股份,南非殖民地更是劉晉和張懋他們這些勛貴們的後撤地。

從一開始劉晉就給自己安排好了後路,也計劃好了一切。

“以後要走的路線就是對外強硬,對內寬容了。”

“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情,有些事情,還是留給後人去做,自己沒必要什麽都做了。”

“大明還是那個大明,這片土地還是那片土地。”

劉晉這才剛剛當時內閣首輔,其實就已經想好了以後的諸多事情了,連自己以後的生活都想好了。

高處不勝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