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三十章,一團糟(第2/2頁)

只要占住了伯恩茅斯,有一塊殖民地就有了據點,再加上香港就在旁邊,要什麽東西都可以直接去購買,武器裝備、糧食補給都不是問題,關鍵是掠奪了白奴還可以立即弄到香港這邊去轉銷,非常的方便、快速。

天底下哪裏還有比這更好的買賣了,來錢太快了。

西班牙人和倭國人在英格蘭島上面割肉,同時暗地裏面,西班牙還支持英格蘭本土的那些封建領主和貴族。

原本英格蘭的封建領主和貴族勢力就非常大,有自己的領地和百姓,甚至於還有自己的軍隊。

他們時常都可以聯合起來推翻英格蘭國王的統治,歷史上也是反復出現過這樣的事情,只是後來亨利七世憑借自己組建起來的強大軍隊,將這些封建貴族和領主們給打壓下去。

現在英格蘭再次戰敗了,早就不滿的封建貴族和領主們一下子就再次鬧起來,西班牙人在暗地裏一支持。

很快,英格蘭內部就又開始打起來,封建貴族和領主們聯合在一起想要推翻亨利八世的統治。

同時愛爾蘭這裏,愛爾蘭人乘機收回了愛爾蘭島北面,將英格蘭人趕出愛爾蘭島,北方是蘇格蘭人和英格蘭人自然是早就不對眼了。

歷史上英格蘭人多次殘酷的鎮壓蘇格蘭人,積攢了很少的矛盾,只是實力不如人,打不過英格蘭。

現在機會來了,蘇格蘭人也是開始往南進攻,攻打英格蘭人了,甚至於揚言要報仇雪恨。

一時之間,整個英格蘭是內憂外患,戰火連綿,年輕的亨利八世頓時就焦頭爛額,不知所措。

唯有法蘭西,依然擁有強大的陸上實力。

這個時期的法國,主要力量依然還是在陸上,海上的力量其實並不強大,陸上一直以來都是歐洲最強大的國家。

當然對於這一點,西班牙人並不認同,也不贊成。

感覺自己受到侮辱的路易十二,率領三十多萬大軍,幾乎是舉國之力和西班牙人在邊境線上面打的如火如荼。

憤怒的法國人展現出強大的力量,幾乎是打的西班牙節節敗退,以至於不得不緊急征兵支援前線。

別到時候真的讓法國人殺到了萊索托,殺到了西班牙國都這裏,那到時候,這停戰協議可能就是法國人來說了算。

依托著比利牛斯山脈的有利地形,再加上鬥牛士們這些年來從大明帝國這邊學到的一些東西,倒也勉強的暫時擋住了憤怒的法蘭西人。

只是法蘭西的大軍壓境,也是讓西班牙國內上下都清醒的認識到,對於法蘭西這樣的陸上強國來說,你在海上打敗他們,對它的影響微乎其微。

因為它主要的力量還是體現在陸地上面,只要陸地上沒有打贏法蘭西人,那就絕對不可能迫使法國人接受巴黎協議這樣的屈辱性條約。

即便是暫時性的接受了,他們也很快就會撕毀,等他們緩過氣來了,恐怕直接拿著合約去擦屁股了。

清楚的意識到了這一點之後,西班牙國王也是趕緊聯系聖神羅馬帝國皇帝馬克西米利安一世,試圖找自己的親自一同出兵進攻法蘭西,並且還許諾了諸多的好處。

現在的西班牙其實也是已經到了很尷尬地步。

盡管打贏了英吉利海戰,將海盜聯盟送進了大海之中,可是陸地上卻打不贏法國人,反而被法國人強制住。

另外一邊,在西非黃金海岸這邊,朝鮮人和波斯人也是緩過氣來,購買自大明帝國的戰船終於到手了,開始西非這邊進攻西班牙的殖民地。

同時,在地中海南岸,西班牙人和埃及人也是在開戰,圍繞著亞歷山大港,雙方之間始終你來我往的展開爭奪。

不過值得高興的是埃及海上力量弱小,西班牙人進可攻退可守,倒也沒有到火燒眉毛的地步。

但三線作戰給西班牙帶來了巨大的壓力,特別是陸地上的法國人,三十多萬大軍仿佛不打到西班牙國都就決不罷休的態度。

再加上波斯帝國和朝鮮人在西非這邊揚言要一雪前恥,沒有強大海上力量來維持,西班牙的殖民地開始大量丟失。

這下是真的進退兩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