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難怪如此富裕了(第2/2頁)

這河中地區的人首先就是擁有大量的田地,家家戶戶都幾千畝田地,如此龐大的田地,再加上機械化的耕種方式,產出的糧食非常的多。

別的不說,這隨隨便便家家戶戶產出來的糧食都能夠賣一大筆的銀子,即便是現在糧食價格很便宜,但量大的情況下,依然是一筆不錯的收入。

其次就是畜牧業了。

因為這裏有優質的土地和大量的牧場,所以很適合畜牧業的發展。

關鍵是這裏的畜牧業和草原上遊牧部族又不同,這裏是固定下來的模式,專門種植優質的牧草,挑選優質的品種來飼養,再加上官府這邊推廣的好的養殖方式,這畜牧業的產量極為驚人,遠不是那些遊牧部族能夠相比。

還有一點就是這裏的糧食產量多,糧食吃不完,價格又便宜,自然可以大量的用來喂養牲畜。

擡眼望去,不僅僅可以看到飼養牛羊馬匹的牧場,也能夠看到連篇的專門飼養豬的養豬場,人還沒有走過去就能夠聽到大量的豬叫聲。

再看看周圍的一些山頭,也能夠看到很多的專門養雞的,一大片、一大片的雞,將整座山都給弄的光光的,不僅僅是蟲子被吃光了,連草根都不剩下。

再看看飼養的人,一袋子、一袋子的麥子就這樣撒下去喂雞看著都心痛。

在他們這些老一輩的人看來,糧食是無比精貴的東西。

特別是經歷過大饑荒、大災荒的老人,看糧食比自己的命都精貴。

這喂雞鴨鵝之類的家禽,基本上都不可能直接喂糧食的,頂了天也就是喂糠麩什麽的,然後就讓它們自己去找蟲子吃。

這裏倒好,一袋子、一袋子的麥子就這樣撒過去喂雞,甚至於還要講究營養搭配,還有配上大量的玉米粒。

一袋子、一袋子的玉米粒不要錢一般的撒出去,轉眼間就被雞群給吃的幹幹凈凈,喂養了這些,竟然還要喂粉碎過的牧草。

這些雞就仿佛是永遠都吃不飽一般,吃完麥子吃玉米粒,吃完玉米粒還能夠吃草,一個個吃的咕咕直叫。

“真是糟蹋糧食啊!”

李大爺無比心疼的說道。

想想當年,自己幾兄弟,要是一袋子糧食的話,那都是可以活下來的。

再看看現在,這上好的糧食就這樣拿來喂牲畜。

看看這一大片的養殖區。

麥子、玉米、豆子、大米、高粱、番薯等等,各種各樣的糧食都大把、大把的用來喂養這些牲畜。

這舍得糧食,喂養出來的牲畜不僅僅數量多,而且質量也好,產量高。

這也是李大爺感嘆為什麽河中地區的人如此富裕的原因了。

糧食產量大就算了,這畜牧業發展的也是相當的好,糧食雖然不值錢,但是這牛羊馬匹豬之類的還是值錢的。

特別是現在火車開通,可以源源不斷的輸送到大明關內去,不愁銷售,價格有保證,大明人吃肉比以前多的多,自然就有源源不斷的財富了。

反觀老家河南這邊,在農業這方面卻是已經遠遠落後於河中地區了,不僅僅是沒有大量的普及機械化耕種,而且這養殖業也是遠不如河中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