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單月稅收破億(第2/2頁)

如此一算,就可以知道現在的大明是何等的富裕了。

要知道即便是開征了商稅,大明的稅收依然很低,基本上都是十分之一左右,只有賭坊、妓院這種產業征收重稅,其它的產業稅收都很低,綜合稅率比起後世來要低很多。

在這樣的情況下,大明一年的稅收收入突破十億兩白銀,可見大明的富裕了。

不僅僅是說朝廷有錢了,這也說明大明各個階層都很富裕。

工廠、作坊、商行都是納稅的主力軍,他們要是沒賺到錢,自然也就沒稅可交,換句話說,這稅收得多,他們自然也是賺得多。

“好啊,現在總算是有錢了,不至於像以前那樣,沒錢,什麽事情都做不成。”

弘治皇帝高興的表示了肯定。

其實突破十億兩白銀的稅收也是早就已經可以預見的事情。

這些年來,自從稅務改制,成立稅務衙門,設立稅務捕快之後,朝廷的稅收收入都在逐漸的增長,而且這幾年,隨著大明資本主義和殖民主義的迅猛發展,稅收的增長非常迅猛。

前些年的時候,朝廷一年還僅僅只能夠收到五億兩白銀,一轉眼的功夫,這一下子就要突破十億兩白銀的大關了,直接翻倍了。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

“單月稅收破億,這說明我大明真正進入了前所未有的繁榮鼎盛的盛世。”

“今日我大明之版圖,前所未有的遼闊,遠超古今中外任何朝代和國家,今日我大明之富裕,也遠超以往的任何時候,縱然是底層百姓之家,早也已經是不愁衣食,在追求更高的生活。”

劉健也是趕緊站出來給弘治皇帝恭喜一番,劉健的能力其實是不如李東陽、謝遷的,但他是弘治皇帝的老師,再加上又會適時的給弘治皇帝拍馬屁,這首輔的位置坐的穩如泰山。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

“我陛下賀,我大明賀~”

其他大臣一看,也是趕緊紛紛送上了自己的祝賀。

“哈哈,好,好~”

“這都是我大明萬萬黎民共同創造的結果,朕可不敢居功啊!”

弘治皇帝露出了開心的笑容,剛剛早朝時的不爽也是一下子消失的幹幹凈凈。

“這有銀子是好事,不過更重要的還是要將這個銀子用到刀刃上。”

“這稅收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是百姓們省吃儉用擠出來的,那就要好好的用在國家建設上。”

“這鐵路、公路改修的修,河提、水庫之類的該建的建,河道該疏通的疏通,各地的醫院該的建起來,港口、碼頭該建的都建起來。”

“這些都是有利於民生,也有利於國家的項目,以前的時候,想做都沒錢做,只能夠用徭役的形式,苦了百姓去做一些。”

弘治皇帝看著強上巨大的大明堪輿圖,開始叮囑起來。

現在大明的稅收增長迅猛,但各個方面的固定開支占比卻是在不斷的縮小。

以前的時候,單單是供養皇室的那些朱姓王爺就需要花費朝廷每年三分之一的稅收收入,是一個沉重無比的負擔。

再加上官員們的開支以及軍隊的開支等等,朝廷是每年都入不敷出,國庫空的餓死老師,邊軍這邊連飯都吃不飽,至於官員們。

大家也就是不靠那點俸祿過日子,不然一個個也是要餓死的。

現在好了,大明的那些朱王爺基本上都已經遷移到海外去建立藩國了,不需要大明這邊再去供養了,至於軍隊這邊也是單獨有弘治皇帝的內帑來開銷,也不用國庫開支了。

官員的俸祿是一漲再漲,但占比卻是越來越小,整個開支算下來,國庫還能夠有大量的節約。

銀子自然是不能放在倉庫裏面發黴發臭的,要想辦法用出去才能夠發揮它的價值,所以這些年來,弘治皇帝一直都在大搞基建。

水泥公路、鐵路、港口、碼頭、修河提、水庫、疏通運河、鞏固邊防、支持移民等等,每年大筆、大筆的銀子撥下去,作用也是慢慢的顯現出來。

基礎設施搞好了,商業和貨物流通越來越便捷,這經濟增長越來越快,稅收就越收越多了,這是一個良性的循環。

龐大的基建還帶動了大量的就業和相關產業的迅猛發展,紅利自上而下灑到了每一個大明人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