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要你命(第2/2頁)

焦芳也是站出來,手裏面拿出兩份令人謄抄過來的文章,然後大聲的念了出來。

“陛下,臣彈劾吏部尚書劉晉,科舉考試本是朝堂的倫才大典,為陛下,為朝廷,為大明選拔治國之才。”

“然而劉晉僅憑自己個人的喜好,胡亂選拔,以至於真正的才能之士落榜,無能粗鄙之輩卻是高中。”

“臣有理由懷疑劉晉收取賄賂,在科舉考試之中給人打開方便之門。”

焦芳說的時候一本正經,接著此事大做文章,竟然說劉晉收取賄賂。

“啊~”

群臣一聽,頓時就驚呆了。

劉晉是什麽人,他可是財神爺,有的是用不完的銀子,每年花在新式學校的開支上面都有好幾百萬兩銀子。

你現在說他受賄?

你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他需要受賄?

“陛下,焦芳簡直就是在胡言亂語,天下人都知劉公一向公正廉明,剛正不阿,兩袖清風,為官廉潔,忠君報國,豈會做出受賄之事。”

有大臣立即站出來為劉晉說話。

“如果沒有受賄,那為何景旸這樣才子沒有高中,反倒是江萬年這樣的屎尿之輩高中進士?”

“大家看看這個江萬年的文章,在倫才大典上面竟然提建茅廁之事,何等粗鄙,何等肮臟,簡直就是有辱科舉大典。”

焦芳一本正經,言辭激動的說道。

“陛下,諸公~”

一直冷眼旁觀的劉晉站立出來,群臣一看,頓時就默不作聲,安靜下來,想要看看劉晉如何去辯解。

“承蒙陛下恩典,臣有幸主持此次的科舉考試,臣不敢有所懈怠,更不敢有絲毫徇私舞弊。”

“正如焦芳焦侍郎所言,朝廷的倫才大典是為陛下、為朝廷,為大明選拔出治國之才,故而臣在出題的時候,也沒有按照往常的慣例去出題,而是出了當今之大明。”

“出此題是為了考一考學子們對於當今大明的認識,看看他們是否能夠認識我們大明正處在千古未有之局勢,認識到我大明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而提出一些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出來。”

“只有能夠充分認識當今大明的情況,看到我大明存在的一些問題,才能夠真正的來說輔佐天子治理國家,為百姓做一些實事,為我大明的繁榮昌盛做一些有用之事。”

“剛剛焦侍郎所贊頌的景旸,他確實是才華橫溢,文章也是寫的極為漂亮,然他通篇所言,皆是歌功頌德,贊嘆我大明之盛世,只字為題我大明存在的一些問題,雖有才華,卻是不適合為官,上不能輔佐天子,下不能治理好百姓,要之何用?”

“江萬年所寫之文章,雖粗鄙,所提之事也是上不了大雅之堂,但所提之事確實是關系到了老百姓的生活,關系到了我大明的長久繁榮昌盛。”

“伴隨著工廠、作坊的興起,大量人口集中到城市之中,城市人口日益增長,帶來諸多的問題,其中公共為生的為題有違嚴峻,百姓苦不堪言,江萬年所提之事,正是能夠解決老百姓迫切需要解決的事情,能夠讓城市變的更加幹凈、漂亮。”

“故而臣覺得這樣的人才是真正的治國之臣,上能夠輔佐天子,下能夠為百姓謀福祉。”

“這也是臣這一次取士所執行的標準,唯一目的就是為陛下,為朝廷選拔出真正的治國之才。”

“剛剛焦侍郎還彈劾臣收受賄賂之事,臣請陛下命人徹查此事,以還臣一個清白,臣一直以來都公正廉明,忠心陛下,一心為國,從未有過受賄之事,甚至於連所謂的孝敬之類的都不曾收過。”

“反倒是焦侍郎,據臣所知,每年收取的孝敬都不是一個小數目,臣請陛下命人一同徹查,如臣有任何不法之處,臣願意接受處罰。”

劉晉的聲音鏗鏘有力,言語剛正無比。

“遭了~”

聽到劉晉的話,焦芳頓時暗道糟糕,同時朝中很多大佬也是跟著皺起眉頭來。

收取賄賂的官員自然是不少,不過很多時候都是以孝敬的方式來體現,即便是內閣的大佬們在這方面也是說不清楚的,像劉健以前就沒少有同鄉官員拜訪,要個字什麽的再給個潤筆費。

這種事情幾乎是官場的默認的了,一直以來大家都是這樣。

畢竟以前的時候,官員的俸祿實在是太低了,要是靠俸祿來過日子的話,大家都要餓死了,不收點下面官員的孝敬,大家在這京城可就很難體面了。

也就是現在,俸祿一漲再漲,日子好過不少,再加上很多官員家裏面都跟著開工廠、開作坊、搞種植園什麽的,都有錢了,日子好過了。

但孝敬這個默認的規矩,可是一直都有的,你焦芳說劉晉收取賄賂,現在劉晉直接點你的要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