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王守仁的工業論(第2/2頁)

“我知道了~”

劉晉看看王守仁,接著鄭重的點點頭說道。

正好南直隸布政使馮時庸回家種紅薯了,自己正在考慮這個位置的人選,現在想想,老王再合適不過了。

有他來做這個南直隸布政使,主管南直隸,劉晉就放心多了。

等他在南直隸這邊幹上幾年,到時候再調回京城這邊當一個尚書什麽的,到了那個時候,朝廷上面實幹的官員就會更多。

老王這升官的速度,比起他爹來還要更快,現在他爹王華也不過是三品的官員,而老王很快就要超過他老爹了。

兩人一邊聊,也是一邊在工廠裏面視察。

“這江南一直以來都是我大明最為富庶之地,這一畝田地,在其它地方可能僅僅只需要兩三兩銀子就足夠了,可是在江南這邊,即便是最差的一畝地都要七八兩銀子。”

“然而,這些年來,江南卻是開始落後於北直隸了。”

“我一直在苦苦思索這個問題,為什麽北直隸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超越江南地區,要知道江南的富庶可不是一年兩年就起來的,而是經過了漫長歲月的積累和沉澱的。”

王守仁和劉晉很談得來,來自後世的劉晉有著這個時代人所不具備的知識和見識,每次和劉晉談話,王守仁總是能夠獲益良多。

故而和劉晉在一起的時候,他總是有很多事情想要和劉晉去討論。

“後來我慢慢的研究之後才知道,真正讓北直隸超越江南地區的並不是別的什麽,而是眼前的這些工廠和機器。”

“哦?”

劉晉一聽,眉毛微微一揚,示意王守仁繼續說下去。

“傳統的財富積累,主要是依靠土地的生產,一畝地一年也就只能夠產出那麽多的糧食來,江南地區之所以富裕,那是因為江南地區的土地肥沃、糧食產量高,再加上桑蠶和茶葉以及靠海煮鹽,這才早就了江南的富庶。”

“但是這種財富的積累是非常緩慢的,一年、十年積累下來的財富也並不多,以我家來說,在浙江也算是大家族了,數代人的積累,最多的財富其實也就是家裏面的那點田地。”

“然而工廠和機械就不同了,這些機器的生產速度和效率都非常高,一個人在同樣的時間內,生產的效率是以前的十幾倍、幾十倍、甚至於是上百倍。”

“一個工廠,占地往往只有幾畝、十幾畝,卻是可以同時養活成百上千的工人,一年生產出幾十萬兩、上百萬兩的財物出來。”

“而且還不分時節,不分晴雨,這樣恐怖的創造財富的速度,正是北直隸能夠迅速超越江南的原因。”

“機器的力量和速度遠超人的力量和速度~”

“在未來,隨著越來越多強大機器的出現,工廠的生產效率還會更高,創造財富的速度還會更快,而傳統的以農業為主的財富積累將遠遠落後,並且被越拉越大。”

“故而一個地方,想要快速的發展起來,最重要的還是要依靠工廠、作坊和機器!”

王守仁以自身為例子來說明機器的強大,說明北直隸迅速超越江南的原因。

聽到王守仁的話,劉晉也是笑了起來。

後世伴隨著工業化的發展,首選完成工業化的國家輕輕松松就能夠吊打全球其它的封建王朝,工業化所帶來的強大生產力,創造財富的速度遠超以往的任何時候。

“江南地區還是有自身的優勢,人口密集、有錢人多,又資源豐富,交通便捷,在未來,伴隨著江南的地區大量工廠的湧現,江南地區極有可能會很快就再次超越北直隸。”

“淞滬發展極其的迅猛,勢頭非常強,極有可能會成為我大明下一個天津。”

王守仁非常肯定的斷言,在江南,他看到了江南的優勢和潛力,也清楚的知道江南地區現在所面臨的問題。

“老王,你說的很對,工業才是強國的根本!”

“傳統的依靠農業為主的社會,其實是非常的脆弱的,因為農業產出是非常有限的,一年產出的糧食就那麽多,吃掉之後就沒剩下多少,財富的積累很難、很難,但工業就完全不一樣了,它具有無限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