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述職(第2/2頁)

“過去三年,北直隸已經全景實現了縣縣通,即北直隸的每一個縣都已經有水泥馬路修通,在未來五年的時間內,我們計劃將水泥馬路修通至北直隸的每一個鄉鎮。”

“過去三年,北直隸稅收增長快速,年均增長速度超過15%,弘治二十年,全年稅收首次超過二億兩白銀!”

左龍畢竟是在北直隸為官,很清楚現在弘治皇帝喜歡聽什麽樣的匯報,也清楚坐在前面的三閣老、六部尚書們喜歡聽什麽樣的匯報。

所以在述職的時候都是用數據來說話,三年的時間內,修了多少公路、橋梁、港口,新出生的新生兒有多少,又收到了多少稅銀,增產率是多少。

這數據一拿出來,自然而然是非常有說服力,也是讓人一下子就知道北直隸這三年發生的面貌和情況。

“在未來三年的時間內,我將要做的事情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就是實現鄉鎮通,力爭將水泥公路修建到每一個鄉鎮。”

“第二,繼續鼓勵生育,事先人口的增長,爭取到弘治二十四年的時候,北直隸的人口總數突破兩千萬,新生兒數量超過十五萬。”

“第三,繼續鼓勵和支持工廠、作坊、商行的發展,爭取在弘治二十四年的時候,稅銀突破2.5億兩。”

講完了過去三年取得的成績,左龍又講述起未來對北直隸的發展規劃。

弘治皇帝、內閣閣老、六部尚書等人聽完也是忍不住微微點頭。

北直隸作為大明最重要的一個省,管轄順天府、天津府(天津越來越重要,新設置的)這兩個大明最富裕的州府,同時北直隸離京津地區最近,也是資本主義和海外殖民發展最快、最早的地方,自然而然也是現在整個大明最重要的省。

單單是大明的稅收,北直隸一個省就貢獻了將近一半,一年稅銀高達2億兩白銀,這可是一個極其龐大的數字,也可以看得出來現在京津地區的工廠、作坊、商行等等到底有多少了,稅收可基本上都是這些貢獻的。

同時北直隸這邊的交通條件也是最好的,公路都已經實現了縣縣通了,接下來還要規劃到每一個鄉鎮,聯通每一個鄉鎮,同時大明的第一條鐵路京津鐵路也是在北直隸這裏,南北、東西規劃的鐵路中心也都在京城、天津。

如此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發展優勢以及能夠從朝廷這邊獲得大量政策上、財政上的支持,這北直隸想不發展起來都難。

劉晉和其他的大臣互相看了看,見其他沒有提問的意思,而弘治皇帝也沒有要問話的意思,劉晉想了想說道。

“北直隸地處京幾要地,這些年來發展迅猛,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不過相應的也是出現了很多需要解決的問題。”

“必然城市發展迅猛,在城市的規劃方面,你這邊未來有什麽規劃和打算?”

劉晉很清楚北直隸的優勢,也知道北直隸索要面對的問題,迅猛發展的資本主義所帶來的城市化發展,這些才是關鍵性的問題。

“未來將繼續重點支持京城和天津的建設和發展……額,修建道路、港口。”

聽到劉晉的文化,左龍的額頭一下子就冒出了汗珠來,說實話,他對城市建設和規劃這一塊,還真心是不太懂這些,京津地區能夠有現在的成就,主要是還是因為劉晉當初的規劃好,和他其實並沒有什麽太大的關系。

劉晉一問城市的規劃,他就不知道該如何去回答了,不過還是講了下修道路、建港口的事情,說明他還是掌握了一點東西,知道交通的重要性。

“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長,這住房、教育、醫療方面的規劃又是如何?”

“另外,天津舊城改建這件事情,三年前述職的時候你有提到過,為何到現在還沒有落實施行?”

“京津地區城市治安混亂、公共衛生變差,你在未來有和規劃?”

劉晉建左龍說不出來,也是接連提出了幾個問題,左龍頓時就大汗淋漓,直冒冷汗,再看看弘治皇帝以及其他的大臣,頓時就更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