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愈演愈烈(第2/2頁)

劉晉微微苦笑,心裏面也是在感嘆,也不知道這是好事還是壞事。

沒有去理會校門口對峙的這些學生們,劉晉回到自己的府上。

然而事情並沒有就這樣平息下去,第二天早朝的時候。

“陛下,臣有本奏~”

國子監祭酒許恒站立出來,他是國子監的最高官員,從四品,隸屬於禮部。

“陛下,這些年新學興起,所辦學校、所授學生都越來越多,新學之風漸濃,原本教書育人乃是好事,理應鼓勵和支持。”

“但是新學所授之法,盡是奇巧淫技,全無儒家正統之法,亦無忠君報國之道,奇巧淫技之術,盡是教人投機取巧,好懶惡勞之法,長此以往,則乾坤顛倒、綱常混亂,社稷動蕩,江山風雨飄搖。”

“故此,臣請陛下,嚴厲禁止興辦新學,關閉所有新學學校,正本清源,護我儒家正道,保我大明江山社稷,使我大明子民尊倫理綱常,知勤儉節約。”

許恒已經一把年紀了,說這話的時候,胡子都忍不住一抖、一抖的,同時顯得極其的氣憤,似乎好像新學是他的生死大敵一樣,不將新學給徹底的關閉掉,他就不會善罷甘休。

聽到許恒的話,原本正準備著下早朝回家的群臣頓時就來精神,一個個紛紛打起精神來。

而劉晉,此時此刻卻是一下子就皺起了眉頭。

該來的還是來了。

最終還是鬧到這朝堂之上了,儒家的這些人已經不滿足於在新學的校門口鬧鬧事情了。

畢竟在校門口鬧事,他們可得不到什麽便宜,雙方之間起些沖突,他們這些手無縛雞之力的儒生哪裏會是人多勢眾的新學學生的對手。

但是儒家的人畢竟把控了朝堂,他們可以輕而易舉的將自己的想法傳達到朝堂上,然後意圖借助國家機器的強大力量來徹底的關閉新學。

只是這種想法太過簡單和天真了。

新學的興趣,他難道就局限於新學學校?

它所代表的是新興的資本主義,是新的力量。

盡管沒有新學的學生在朝廷之上為官,可是在這朝廷之上卻有資本家,最高位的弘治皇帝、下面的武將勛貴,還有那些興辦工廠的官員,這些可都是資本家。

這也是劉晉一直以來都在布局的結果,新舊之間的對碰是難免的,但關鍵還是要將更多的人綁在自己的利益船上面。

“陛下,臣以為許祭酒所言甚是。”

“新學所學皆是奇巧淫技,並非正道,都是教人投機取巧的辦法,所研究出來的機器等等也都如此。”

“我大明百姓,原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耕讀傳家,可是隨著新學的興起,人們爭相轉眼取巧之道,不思勤奮勞作,致使大量良田荒蕪,無人耕種,各地都有大量的士紳、書香之家因為良田無人耕種,以至於生活窮苦,無法專心研讀孔孟之道。”

“長此以往,則正道凋零,歪門邪道興起,國將不國,社稷動蕩啊!”

許恒的話剛剛落下,很快又有官員站立出來表示了支持。

這人叫李仁傑,也翰林院的一個老翰林,已是古稀之年,頭發胡子斑白,說法的時候卻是字正腔圓。

話中也是透露出了一個現在大明所面臨的問題,那就是隨著工廠越來越多,大量的人從農村湧入城市之中,從農民變成了工廠,再加上海外移民轟轟烈烈,以至於在大明傳統的兩京十三省,很多地方都跟北直隸這邊一般,沒有人再去給那些地主、士紳種地了,良田荒蕪下去。

這對於那些傳統的地主、士紳來說,這無意義是一個沉重的打擊,以往他們依靠掌握的土地,什麽事情都不用做,依靠收佃租都可以過上耕讀傳家的好日子。

可是現在,當無人給他們種田,良田荒蕪,收不到佃租,同時海外土地的大量開墾、種植,導致糧食價格不斷的下降。

對這些傳統的地主、士紳的打擊無疑是最大的,收不到佃租,土地又不值錢,糧食也不值錢,賴以為生的根基被破壞,生活一下子就變的窮困潦倒起來。

自然而然的,這些地主、士紳其實是最反對資本主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