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差點氣死的張氏兄弟(第2/2頁)

“二是緬甸這邊的情況有些特殊,我們在等待時機,以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收益。”

“他們不理解我們兄弟兩個的苦心就算了,還在不斷的指責我們,還揚言要凍結我們張家的資產,你說氣不氣?”

張延齡氣呼呼的說道。

“這不是應該的嗎?”

“我們是大股東,我們不去苦心經營,誰去苦心經營?”

“放給外人來做這事,你放心?”

“攻打北天竺,我們雖然是用來練兵了,但是這練兵的錢是大家出的,這攻打北天竺的收益是不是都進了我們家的口袋。”

“那些股東有意見,這是很正常的,換成是你,如果有人拿了你家的母雞去下單,你會不會生氣?”

說到這裏,張鶴齡就笑了。

手中的軍隊可都是用緬甸翡翠商行的銀子打造起來的,接著磨礪和訓練的名義去攻打北天竺,讓張氏兄弟將恒河中下遊這片廣袤、肥沃的區域都給占領了。

還從洛迪王朝麾下各地總督哪裏搜刮了大量的財富,可謂是大賺特賺,這買賣張延齡竟然還能夠拿出來說話,估計要是讓人聽到了指不定就要被罵的祖墳冒煙。

“反正我就是氣~”

“還有這個寧王,麻蛋,也是一個吃人不吐骨頭的王~~八~~蛋。”

“當初說好三家一起攻打北天竺的,有好處大家一起分的。”

“結果,他先打進德裏,將這個洛迪王朝三百年積累的財富都給卷光了,聽說差不多有兩億兩白銀,我們是一分錢都沒有分到。”

“沒有分到銀子就算了,讓他將一些土地讓我們都不肯,一毛不拔,他寧國在非洲都有很大的殖民地,還在天竺這邊跟我們搶土地。”

“西天竺都快被寧國給占光了,也不知道分一點出來。”

張延齡看著天竺的地圖,越說是越氣。

說到寧王的時候,那更是氣的半死。

一般的人還不敢得罪他們兄弟兩個,特別是大明的權貴,多少都要給張氏兄弟幾分薄面,沒有辦法,誰叫他們兩個是國舅爺呢。

但是在天竺這邊大大小小的藩國就不一樣了,這些大明王爺所建立的藩國,一個比一個胃口大,都在不斷的和張氏兄弟搶地盤,搶生意。

這其中,寧王建立的寧國就是張氏兄弟最大的競爭者。

這一次攻打北天竺利益分配上面讓張氏兄弟極其的不滿,特別是得知寧王從德裏這裏獲得了兩億兩白銀卻是一分錢都沒有要拿出來的分之後,那更是氣的暴跳如雷。

為此還多次上奏給弘治皇帝,讓弘治皇帝來主持公道,同時也是和西洋聯合商行這邊商議,要大家一起給寧王施壓,讓寧王拿出這邊銀子來大家一起分。

寧王自然是不會答應的,這吃到肚子裏面的肉根本就吐不出來。

更何況,寧王還在氣呢,埃及運河的股票價格一路高漲,他損失慘重,到手的這些銀子還不夠補埃及運河股票的損失。

再加上當初約定攻打北天竺的時候就已經有言在先,誰打下來的就歸誰,誰占領的就歸誰。

寧王打下了德裏,獲得了德裏蘇丹國三百年積累的財富,西洋聯合商行這邊基本上打下了天竺中部的廣袤土地,唯有張氏兄弟,算是獲利最少的,只是沿著恒河往上打,占領了恒河中遊的一些地區。

這也是張氏兄弟極其不滿的原因了,覺得自己獲利最少。

為此事,也沒少向弘治皇帝訴苦。

但沒有用,寧王是姓朱,他們兩個是姓張,這老朱家的王爺還會怕你這個外人?

即便你是當今天子的小舅子,也一樣沒有用,外人終究是外人,老朱家的王爺始終是老朱家的王爺。

弘治皇帝也不能將寧王怎麽樣,更何況,也不僅僅是寧王,還有很多藩國都參與了這次攻打北天竺的事情,這些藩王都從中獲利頗豐,大家其實都挺滿意的。

唯獨這張氏兄弟胃口大,意見多,貢獻卻是小,還能夠說什麽呢。

“好了,不要在抱怨了,有本事你訓練好軍隊,回頭去搶寧國的土地。”

“現在的關鍵還是想一想如何吞並緬甸吧,現在機會來了,我們也該行動了,該給股東們一個交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