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再次來到天津造船廠(第2/2頁)

讀書識字沒有問題,同時又接受了基礎性的數學、幾何、物理、天文地理、化學等相關知識的教育,上手比起以前的那些學徒要快很多,而且也更具有創新力。

很多人,只要肯吃苦、肯學習,做幾年都可以升師傅,再幹幾年就可以獨擋一面,升遷很快,機會也很多。

天津造船廠在大明各地都開辦了分廠。

淞滬、琉球、南洋、廣州、澳洲、黃金洲等地,大大小小的分廠都有好幾個,每年接到的訂單了占到了整個大明船只訂單的六成以上。

不過這幾年,大明各地,大大小小的船廠也是出現了很多,這些廠裏面的師傅很多都還是從天津造船廠這裏出去的,搶走了不少訂單。

對此,劉晉給陳壽的意思是,來去自由,想走就走,沒有什麽,有競爭也是好事,這樣才可以促使自己不斷的進步。

更何況,天津造船廠的核心並不是造成技術,而是人才的培育機制以及對新技術、新船只的研發上面。

只要始終保持技術上的領先優勢,保持自己的創新能力,那就始終不用擔心這些問題。

這就是為什麽現在那些各大商行,寧可等,也要等天津造船廠的船,而不願意去張氏造船廠、李氏造船廠等這些船廠下訂單的緣故。

因為遠洋航行,好的船只絕對是最重要的,沒有一艘可靠的船只,你甚至於都很難招到船長和水手來替你跑船。

天津造船廠生產的船只始終是可靠的代名詞。

一直以來大明軍方的戰艦訂單,各大商行大型遠洋船只的訂單都是天津造船廠完成的。

而在劉晉的要求下,天津造船廠一直以來都在進行技術上的革新,當其它的造船廠還在用刨子之類的傳統工具造船的時候,天津造船廠這邊都已經開始大量的使用各種各樣的蒸汽機械來制造船只。

甚至於現在都已經研究制造出了蒸汽輪船!

未來還要以蒸汽為動力,研究出更大、更快的大型輪船出來,現在的船只都是木頭造的,對於木材的要求很高。

這也是天津造船廠為什麽要在大明各地建新廠的一個原因,因為天津這邊好的木材實在是太少了,需要從遼東這邊運過來。

但如果能夠使用鋼鐵來造船的話,就可以擺脫木材的限制,同時船只也可以造的更大、更結實。

這也是船只發展的一個趨勢,木船最終都會被淘汰換代掉,蒸汽輪船是未來發展的趨勢。

劉晉仔細的看著船塢裏面的一艘艘船,這是帆船最巔峰的時代,上百個船塢裏面同時在建造船只,繁忙無比,時不時都能夠看到有船塢這裏,已經建造好的船在下水試航,準備交付使用。

也能夠看到一些船塢這裏,有的船只剛剛開始建造,正在搭建龍骨,巨大的龍骨看起來有些猙獰、恐怖。

足足在造船廠裏面走了差不多十幾分鐘,這才來到了蒸汽輪船所在的船塢這邊,此時這裏已經站滿了人,都是天津造船廠這邊的高層以及技術研發人員,還有就是京城機械廠的研究人員。

他們在等待太子朱厚照以及劉晉的到來,等待他們來觀看蒸汽輪船以及主持蒸汽輪船下水的儀式。

“哇~哇~”

剛剛來到蒸汽輪船旁邊,朱厚照就忍不住激動的喊了起來,接著也是興奮的跑到了蒸汽輪船旁邊,看著眼前的大家夥,再看看蒸汽輪船尾部的螺旋槳,整個人都顯得非常激動。

“這曲面~”

“這設計~”

同時,他一邊看著螺旋槳的局面,一邊仔細的觀察結構,越看整個人就越興奮,接著生氣的對劉晉說道:“老劉,都怪你,要不是你讓我研究什麽電磁,我肯定也是參與進這個蒸汽輪船的研發了。”

“你看看這個曲面,再看看,這個設計,這簡直就是機械領域的巔峰作品,這樣的曲面都能夠加工出來,實在是厲害!”

“……”

劉晉頓時無語了,我給你指的電磁領域,它要是能夠有什麽成就的話,絕對不會你這個蒸汽輪船差,你這是不識好人心,更何況,你研究電磁似乎好像也挺喜歡的,現在好了,竟然來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