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大明早報的采訪(第2/2頁)

阿裏帕夏點點頭,接著也是感嘆連連。

這是發自內心的感嘆!

“奧斯曼帝國也是橫跨三洲的大帝國,並不比我們大明差多少。”

盧育笑著說道。

“哈哈,差得多啊,差得多。”

“宰相閣下,您一路走來,也算是經歷了我們大明很多地方,不知道我們大明這些地方給您留下了什麽樣的印象?”

“大明的每一個地方都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在南雲省的時候,我遇到很多南雲省原先的本地高加索人和格魯吉亞人,這兩個部族的人其實都是非常好戰,難以管理的部族。”

“但是在大明帝國的管理下、統治下,他們都非常的安分,並且比起以前來過上了好日子了,他們說這一切都要感謝大明皇帝,因為大明皇帝將他們真正當成了自己的子民。”

“給他們提供了安全的保護,不再受到周圍遊牧部族的搶掠,征收的稅收很低,遠比以前的稅收低很多、很多,並且還有大量工作的機會,讓他們過上了衣食富足的生活。”

“他們現在都已經自己是大明人而感到驕傲,很多人甚至於都樂意將自己的女兒嫁給大明漢人,因為大明人有擔當、有責任、講信譽,這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影響。”

“在以前的時候,我是去過這些地方,那個時候,這裏的人非常的貧苦,連吃飯都吃不飽,而且還要遭受周圍強大國家和部族的壓迫、剝削、搶掠等等。”

“哪裏的一切都還很落後,甚至於找不出一座像樣的城市,但是現在,都已經在修建貫通東西的水泥馬路,城市和鄉村都變的越來越漂亮。”

“這一切都源於大明帝國對這些地方的有效統治和政策,所以我也是時常在反思我們奧斯曼帝國對各地的統治和政策,覺得我們應該更多的向大明帝國這邊去學習,只有將一個地方人真心的當成自己人來看待,才可以真正的獲得他們的支持。”

阿裏帕夏人很健談,談起一路上所見所想來,也是滔滔不絕。

“在河中地區,給我最大的感受和印象是河中地區的富饒以及發達的農業。”

“如果你乘車路過河中地區的話,你一定可以看到一望無際的大平原,上面是一片金黃色的海洋,還有那幾十輛蒸汽收割機聯合收割時的場景,僅僅只是過一遍,一大片的麥田就收割完畢。”

“你也可以看到一處處養殖場和畜牧場,大量的牛羊和馬匹,還有那在太陽下晾曬的肉幹所發出的陣陣肉香。”

“這是真正的糧倉和肉倉啊!”

“在西域,西域的景色非常的美麗,特別是在伊犁和天山南北的地區,給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大明的教育。”

“大明帝國在每一個城鎮當中興辦學校,推行統一的教育,聽說你們每年都要花幾千萬兩銀子在教育上面。”

“這是非常有效的政策,因為它可以讓大明境內的各個部族逐漸的和大明的主體漢民進行融合,增加交流、加深了解,消除因為語言和文化所帶來的隔閡與矛盾,對於鞏固大明的統治是極為有用的。”

“這一點是非常值得我們奧斯曼帝國學習的,因為我們同樣也是橫跨三洲,境內生活了很多的部族。”

“進入大明本土的中原地區之後,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大明的四通八達的公路、不可思議的火車以及大量的工廠、高樓大廈等等。”

“讓我真正的體會到了大明人的富有,正如同馬可波羅遊記筆下所寫的一樣,到處都流淌著黃金,無比的富有。”

“同時也是深深的為大明的技術所震驚,特別是火車,這是一種非常高效、有用的交通工具,還有大明的工廠,機械的效率極其驚人,遠比人力要更加的高效、快速。”

“相比之下,我們奧斯曼帝國就顯得要落後很多,在方方面面和大明帝國相比都還有不小的差距。”

“大明帝國有很多東西、很多的政策和制度都值得我們奧斯曼帝國去學習、去借鑒,有太多、太多的地方都讓我終生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