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一章,當場貶職(第2/2頁)

很快就有一名官員來到龍階之下,一番行禮之後也是開始緩緩的述職起來。

“承蒙陛下恩典和信任,臣有幸主政一方……”

“弘治十五年,南直隸實現稅收一千五百萬兩白銀,比起弘治十四年增長、增長一百萬兩白銀……”

葉賢很顯然是沒有什麽準備,學著張明正說起來,但僅僅只是說道稅收這一塊,葉賢就忍不住開始結巴起來,因為南直隸弘治十五年的稅收比起十四年來僅僅只是增長了一百萬兩銀子,這增長的數額和增速都低的嚇人。

如果是其它的省份,比如雲貴之類的,多少還是說得過去,可是南直隸一直以來都是大明的重要省份,是大明的核心之地,地處江南,一向也是大明經濟和稅賦的中心。

然而北直隸這邊一年增長了一千萬兩稅銀,南直隸卻是只增長了不到一百萬兩白銀,這很顯然就說不過去了,裏面也是必然有問題。

“為什麽南直隸今年的稅銀只增長了一百萬兩?”

他的話還沒有說完,弘治皇帝就忍不住問道。

“臣也不知,稅收這一塊,田稅是由地方官府征收,商稅則是由直屬戶部的稅務衙門征收,數據也是來自南直隸的稅務衙門。”

葉賢想了想說道。

“佀鐘,怎麽回事?”

弘治皇帝將目光看向戶部尚書佀鐘,稅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以前的時候弘治皇帝還會被文官忽悠,但現在就不一樣了,劉晉多次強調了稅收的重要性,自己也是體會到了有錢好辦事的感覺,弘治皇帝對稅收這一塊是無比重視的。

“陛下,臣對南直隸的稅收情況也是有所了解,南直隸的征稅算是大明各地征稅最難的地方,稅務衙門征稅遇到重重困難,不僅僅地方士紳、商人阻礙征稅,連地方官府衙門也不願意配合朝廷征稅。”

佀鐘站起來非常認真的說道,在這件事情上,佀鐘以前也是和葉賢溝通過的,但是葉賢根本就不鳥佀鐘,只是非常隨意的敷衍。

說到底南直隸這個地方比較特殊,這裏地處江南,而江南人在官場之中的勢力非常的龐大,盤根錯節,江南籍的官員占了大明的半邊天。

而江南地區一貫都有抗拒交稅的傳統。

以前朝廷要開征商稅,江南地區的官員幾乎都是一致的反對,誰提出征稅就搞死誰,甚至於連皇帝都別想開征商稅。

後來盡管劉晉主導稅務改革,又有弘治皇帝的大力支持,再加上江南籍官員遭到了重創,這才得以稅務改革成功,開征到商稅。

但是在江南這邊,商稅的征收依然是非常艱難的一件事情,盡管稅務衙門的稅務捕快也不是吃素的,但江南這邊的征稅工作依然進行的非常困難,其中有很大一個原因是得不到地方官府的配合和支持。

“葉賢,有這回事嗎?”

弘治皇帝臉色一沉,冷冷的看著葉賢問道。

“臣,臣已經下令過要求各地衙門配合稅務衙門征稅。”

葉賢唯唯諾諾的回道。

“哼,你已經下令過?”

“要不要我拿出你我之間的往來書信給陛下看看?”

“朝廷已經三令五申,陛下也是多次強調了各地衙門要積極配合稅務衙門征稅,可是你們南直隸呢?”

“不僅僅沒有配合稅務衙門征稅,甚至於助紂為虐,阻礙南直隸稅務衙門征稅,你現在還說有要求各地衙門配合稅務衙門征稅?”

佀鐘頓時就忍不住冷哼一聲說道,作為戶部尚書,這稅收征收工作也是他的考核重點,大明各地的稅收增長都非常不錯,唯獨這江南地區的稅收增長極慢,征稅難是其中的主要問題。

“陛下,臣,臣回去之後就配合稅務衙門征稅~”

葉賢一聽,頓時就連忙跪倒在地,整個人都惶恐不安,他算是傳統的官員,反對征稅,認為稅收過重於民不利,會導致老百姓民不聊生,所以不願意配合稅務衙門征稅,信奉無為而治,在南直隸這邊也是毫無作為。

“回去?”

“你不用回去了。”

弘治皇帝一看就知道是什麽樣的情況了,頓時就冷冷的說道:“立即革去葉賢南直隸布政使之職,連降三級,發往黃金洲為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