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八章,進京述職(第2/2頁)

陳信笑了笑搖搖頭。

遼東前往京師的道路還是非常好走的,因為朝廷已經修建了從山海關到遼東的水泥馬路,而山海關到京城和天津都有水泥馬路。

寬敞的水泥馬路,再加上四輪馬車,沿途不僅僅有朝廷設立的驛站可以休息,而且還有很多私人開設的客棧、酒樓、茶館等等,可以說出行還是很方便的。

至於古代出行的另外一個問題,安全問題,那就更不用擔心了。

山海關到遼東的道路治安是非常好的,因為這條路每天都有大量的商旅以及遷移去遼東的移民,往來的人非常多,朝廷對這裏也是非常的重視,周圍又都是平原為主的地帶,道路非常的安全。

僅僅花了幾天的時間,陳信就抵達了京城。

京城皇家大酒店,嗯,劉晉麾下的產業,當然大股東依然還是天子和朱厚照。

作為京城現在最好的酒店,集中了客棧、酒樓為一體的地方,自然而然也是權貴們雲集的地方,前來京城述職的封疆大吏,基本上都是在這裏下榻。

陳信剛剛入住酒店,立即就有幾人找了上來。

“陳兄,多年不見,別來無恙啊!”

為首的一人笑著對陳信拱手致敬。

“鐘兄!”

陳信一看來人,頓時就忍不住喊了出來。

為首的這人叫鐘藩,和陳信算是同屆,都是在成化朝的時候中的進士,當時陳信是二甲第十八,鐘藩是二甲第十六。

而大家都知道,這中了進士之後,同一屆的新科進士自然是難免要聚一聚的,大家互相認識一番,以後在朝中也是可以互相提攜。

同鄉、同期、同窗、同屆、同門等等,在大明官場當中可是極為重要的關系,也是大明中後期黨爭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哈哈,我特意讓人留意陳兄,這鐘兄一來,我就來了。”

鐘藩高興的大笑著說道。

鐘藩和陳信兩人的那一屆進士當中,兩人算是混的比較好的,陳信是遼東的布政使,鐘藩是廣東布政使,都是從二品的大員了。

“鐘兄有意了!”

陳信頓時就再次拱手執意道。

“哈哈,主要是我們多年未見,實在是想念的很。”

“來,陳信,我給你介紹下。”

“這位是廣西布政使孫逢吉孫兄,這位是交趾布政王遵王兄,這位是象林布政使姜儀姜兄!”

鐘藩高興的笑了笑,接著也是給陳信介紹起自己身邊的三人來,三人都和兩人一樣,都是封疆大吏,從二品的布政使。

“孫兄、王兄、姜兄!”

陳信也是連忙拱手致敬。

“陳兄!”

三人也都笑著回禮。

很快,五人也是找一處幽靜的地方,一邊喝茶也是一邊聊了起來,這聊著、聊著,很自然是的也就會聊到這一次進京述職的事情。

“幾位兄台,這一次進京述職,不知道大家可有什麽消息?”

交趾布政使王遵笑了笑對幾人問道。

“是啊,這述職也是開天荒的第一次,我心裏面是一點底都沒有,而且我們幾個都是廣西、廣東、交趾、象林,離京城實在是太遠了,這消息閉塞,對京城的風雲了解的太少,也是太慢了。”

“倒是陳兄你,這遼東離京城非常的近,往來也是密切,想必應該是知道一些消息吧?”

象林布政使姜儀也是跟著點點頭,看向陳信說道。

“不滿大家,其實我也是慌得很,到現在我也是沒有收到任何的消息,只是知道這一次述職主要還是吏部尚書劉公負責。”

陳信看了看大家,微微苦笑著搖搖頭說道。

自己都還想找人打聽下消息呢,自己心裏面也是沒有底氣。

“劉公~”

眾人一聽,也是微微點點頭,其實先來京城的都已經四處找人打聽消息去了,打聽到的消息也是差不多,這一次是劉晉主持。

“要不我們找個時間一起去拜訪下劉公?”

廣西布政使孫逢吉想了想也是提議道。

“不行,不行,我招人打聽過了,劉公最不喜有人打擾,最不喜歡有人去私下拜訪,這拜訪劉公,還不如去拜訪內閣的三閣老比較好一些。”

交趾布政使王遵想了想搖搖頭說道。

“王兄所言不差,去年的時候我在瓊州見過一次劉公,多少也是知道劉公的,劉公他確實是不喜歡這些,所以諸位兄台,這一次述職,大家還是多想一想該如何去做吧,不然恐怖是很難過劉公這一關的。”

鐘藩聽完,也是點點頭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