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一章,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第2/2頁)

弘治皇帝聽完之後也是微微點頭,尊卑有序、貴賤高低還是很重要的,這可是皇權維持的最重要的東西,沒有這些東西,如果能夠維持皇權?

“陛下,臣制定這個公民等級制度的原因並不是為了區分我們漢人內部的貴賤高低,而身為了促使我大明疆域內的那些異族和部族的人融入我們。”

“這每一個等級,想要晉升到更高的等級,都有相應的條件,而這些條件基本上都是要求他們改漢姓、取漢名,學習大明官話、學習漢字、尊儒重道等等。”

“劃分等級,也是為了進行區分,讓他們有動力和壓力去學習我漢家文化,不斷融入到大明主體之中。”

“只要我們長期堅持這個制度下去,我相信再經過幾十年、上百年的時間之後,我大明內的這些部族或許在血統上並不是漢人,但是他們在文化上、思想上都已經和我們沒有任何的區別。”

“如此一來,以後將再無邊疆之分,也絕對不會出現土司叛亂的事情,因為所有人最終都慢慢的變成了漢人。”

劉晉想了想也是將自己制定這個制度的目的說了出來。

“說的好,夷狄入我大明,則大明之,大明入夷狄則夷狄之!”

張懋一聽,頓時就拍案叫絕。

說到底自古以來,如何區分一個人是不是華夏人,並不是看血統,而是看這個人思想觀念以及所受到的文化和教育。

這一點,在春秋時期就已經被提出來了。

“嗯,有道理!”

其他人聽完也是紛紛點頭,仔細的想一想,這個制度的作用還真是如此,主要是給大明境內的非漢人一些壓力和動力,讓他們學習漢字、學習漢家文化,最終融入進來。

而這也是劉晉前面的時候提到過的,大明想要長久的統治如此廣袤的版圖,穩定疆域內所有的部族等等,最好的辦法那就是將他們變成一家人。

彼此之間有著共同點語言,共同的文化,共同的思想和觀念,彼此之間沒有太大的隔閡,只有如此才能夠真正的融合在一起,實現長久性的統一。

“臣以為這上面其實還可以再添加一些內容,比如天子大赦天下的話,應該只限於一等公民和二等公民。”

“還有這個嫁娶方面,應該添加入贅這種現象,如果入贅到高等級的話,可以提高一級,生的孩子也可以按照高級的公民來。”

“征兵方面,應該規定朝廷只征一等公民為兵,二等公民及以下都不能當兵,不需要服兵役。”

李東陽想了想也是提出了幾個自己的補充點。

“臣也有幾條要補充的,這高等級的公民在與低等級的公民出現矛盾的時候,官府首先應該要維持高等級公民。”

“低等級公民如果犯罪應該要加重處罰,特別是第四等的,連漢姓和漢名都不願意改的,就更應該加重處罰,以達到施壓的目的。”

“另外還應該要加入宗教信仰的內容在裏面,所有三等公民、二等公民和一等公民只允許信佛教、道教或者是不信教,不允許信奉外來的任何宗教。”

劉健想了想也是提出了幾個補充點,既然是為了促進融合,促使大明境內的部族融入到主體之中,那就要進行更多、更詳細的補充。

其他人也是紛紛陷入思索,也是開始不斷的做補充。

“關於奴隸,臣以為有些不妥,這奴隸是奴隸主的財產,想要讓奴隸主主動給予自由的話還是太難了,所以臣以為奴隸如果能夠辛辛苦苦工作超過三十年,或者是年齡超過五十歲,就應該由當地官府給予解除奴籍,給予第四等公民的身份。”

“臣也以為應當如此,五十已經知天命了,應該給予奴隸自由,同時給予公民身份,也算是辛勞付出的一種回報。”

“奴隸的後代問題,臣以為如果三代人都是奴隸的話,且沒有任何不良表現,到了第四代應該給予自由,給予四等公民的身份。”

“四代會不會太多了?三代就差不多了吧?”

“能夠給予他們自由就算不錯了,按理來說,這奴隸就不應該有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