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八章,盛世僅僅只是開始(第2/2頁)

只是,北方三省的饑荒就讓所有人看清楚了這所謂的盛世、所謂的中興不過是文臣們所吹出來的,對於他們這些文臣、士大夫、地主士紳來說,那確實是盛世。

因為朝廷輕徭薄賦,皇帝親文臣遠武將,尊儒重道,他們的日子當然是最好過的日子,可是對於底層的老百姓來說,日子依然非常的苦,連溫飽都做不到,在生與死之間徘徊,勉強過活。

稍微有點災難,立即就餓殍滿地、易子而食,烽煙四起。

這算什麽狗屁什麽中興、什麽盛世,再加上外部,北方草原的韃靼人年年南下劫掠,東南沿海的倭寇、海盜橫行、西南土司反復無常,可謂是內憂外患。

所以劉健、李東陽、謝遷他們這些傳統的儒家文臣根本就沒有辦法跳出原先的框框,同樣也是沒有辦法提出有任何實質性進步的政策出來。

至於拍馬屁,還是算了,弘治皇帝聽膩了,所以大家一個個也是沉默不語,幹脆就不說話了。

至於劉晉,腦海中也是一直在思索著,為什麽這大明的發展會如此的迅猛,老百姓的生活變化也太大、太快了。

這讓劉晉都覺得不可思議。

不過仔細的想一想,這一切有都是非常的合理,大明是處在全球食物鏈頂端的存在,又沒有經歷過百年災難,更沒有被人給剝削和壓榨,反而可以壓榨、剝削和掠奪其它的國家。

如此才能夠讓大明擁有現在的一切,要知道現在大明所擁有的遠比後世華夏發展幾十年所擁有的一切還要多。

盡管科技上相差很遠,可是大明在國際上的地位,大明人的生活和地位還有這最重要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上面,遠不是後世所能夠相比的。

弘治皇帝見眾人都紛紛沉默不語,想了想也是對著劉健說道:“劉愛卿,你先說說。”

被弘治皇帝點名,劉健也是心裏面也是微微一瞪,這當首輔都已經多年了,說實話,這還是第一次。

“陛下,今日的所見所聞來看,我大明的老百姓已經衣食無憂,生活富足,而這一切都是因為陛下聖明,在陛下的帶領下,我大明才有了今日之盛世景象,有了今日的繁榮昌盛。”

想了想,劉健還是套用了公式,先對著弘治皇帝拍一頓馬屁再說,不管有用沒用,這馬屁多拍下總不會錯的。

“嗯~”

弘治皇帝微微點頭,但看得出來,劉健說的話並沒有get到弘治皇帝的重點。

“但正所謂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衣食無憂的老百姓也是有了更多的需求,無論是肉食、住房、教育都有需求。”

“而這些問題,以後將會成為我大明的重要問題。”

好歹也是首輔,也是賢臣,還是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看出了現在所存在的問題。

“那愛卿有何良策?”

弘治皇帝點點頭表示了認可,現在的大明所面臨的問題確實是和以往所面臨的問題完全不一樣了,這大明的國策自然也是應該有所改變。

以前輕徭薄賦、勤儉節約、輕刑法等等之類的就可以了,甚至於無為而治也是可以的,總之就是對國家不需要太過復雜和精細化的管理,這個國家自身就可以慢慢的繁榮、發展起來。

但是現在呢,大明朝按照以為傳統的標準來說,這已經不僅僅只是盛世如此簡單了,以往歷朝歷代從來都沒有任何一個朝代能夠做到像大明這樣富庶、繁榮。

而且對外方面來說,從武功方面來說,大明也是已經遠遠超越了歷朝歷代,縱然是漢唐也無法和現在的大明相提並論。

要知道現在的大明,面積實在是太大了,遼東、北方的草原、西域、河中、烏斯藏、南面的南洋諸省,還有更加廣袤的黃金洲和澳洲以及眾多海外的殖民地和藩國等等。

以往歷朝歷代,沒有任何一個朝代有如此廣袤的疆域和國土。

所以無論是從文治還是武功,大明都已經遠遠超越了以往歷朝歷代最繁榮、最強盛的時期,超越了大家以往所說的盛世景象。

但是在大家的感覺之中,這僅僅只是開始而已,只是這以後的路該如何走,以往歷朝歷代可都沒有任何可以借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