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五章,考成制度(第2/2頁)

可是偏偏到了劉晉這裏,他竟然說德這個東西非常的虛。

“那什麽是務實?”

朱厚照想了想問道。

“務實就是一些具體的東西,比如,一個地方的人口和人丁,這個東西就比較實在,一個地方人口、人丁增加了多少。”

“再比如開墾的田地,這個東西也是比較實在的,能夠直觀的測量出來的東西;還有就稅收,一個地方收上來的收稅是多少,也是可以直觀看到和知道的。”

“另外還有修建的公路、橋梁、學校、社會治安等等,這些也都務實,都是能夠用數據來直觀的反應出來的東西,也是能夠直接看出一個官員治理一方成效的東西。”

劉晉想了想也是回道,在後世來說,那就是GDP、就業率什麽的,在大明朝來說,談這些東西不現實,這人口增長、稅收增長、以及社會治安、開墾田地等等就比較現實,也是能夠直觀反應出治理水平的東西。

“這倒是能夠很直觀的統計出來。”

朱厚照聽完也是微微點頭。

“以人口來說,我大明的人口很少進行統計,這其實就是我們大明官員的不作為,按理來說,這人口應該每年都進行統計,死亡多少人、新增多少人、人口的歲數、男女比例等等都應該要詳細的記錄清楚。”

“每年進行統計,自然而然就能夠準確的知道我大明各地的人口數量,朝廷制定各項關系到人口政策的時候就能夠有針對性。”

“很簡單的來說,比如某地發生了災荒,這個地方有一百萬的人,我們就能夠知道該調撥多少糧食和銀兩前去賑災。”

“再比如我們還可以根據這個地方的耕地數量來決定從這個地方遷移多少的人口到海外或者是西域、河中、遼東等地區去。”

劉晉笑了笑繼續說道。

“繼續說下去。”

朱厚照直點頭,示意劉晉繼續說下去。

“第三點,這個考成制度必須要進行區分,按照官員的職務和分工制定有針對性的考核制度,很簡單的來說,一個地方的布政使,考核的內容和一個地方稅務衙門的官員肯定是不一樣的,標準也不一樣。”

“稅務部門的官員這主要考核的自然還是稅收的收取情況,今年收到的稅有沒有比去年更多一些,多了多少,還是少了多少。”

“而一個地方的布政使的考核內容,自然是和這個地方的人口、耕地、治安、稅收、基礎建設等等有關。”

“還有這文官和五官、地方和朝中、邊疆和內陸等等,各個地方的情況有所不同,這標準自然也是要有所不同。”

“考核制度要因地制宜,根據職務、部門、職責、地方等進行區分和制定。”

劉晉想了想也是繼續說道。

考核制度自古以來都是非常難的一個東西,特別是對官員的考核,那更是非常難,但不考核肯定是不行的,必須要有所考核才行,否則就會像以前的明朝官員一樣,幹啥啥不行,壞事最在行。

“好復雜啊~”

聽到劉晉的話,朱厚照頓時有些泄氣的說道。

本來還想著從劉晉這裏照搬照抄一些東西去弘治皇帝哪裏表現一番的,現在看來,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那是當然,這考成制度可是一個極其復雜的工程,裏面的學問可大著。”

劉晉鄭重的點點頭說道,這個東西即便是在後世依然都沒有什麽太好的辦法,無論是古今中外也是如此。

後世西方的制度總是被人吹噓,但事實上,西方制度的弊端也是在不斷的顯現出來,很簡單的一個來說,這選舉制度下,想要獲得選票就必須要迎合大眾,承諾各種福利什麽之類的。

很多東西,其實每個人都知道它不能持續下去了,但是上台的首腦卻又無力改變,比如國家財政赤字的問題,後世的巴西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國家已經破產,但是每一個上任者都沒有辦法去改變這個局面。

官員的考核那也是如此,無論是古今中外,都很難做到盡善盡美,只能說盡量去做的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