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八章,鄙視鏈(第2/2頁)

越是往上越是需要有文采、有才華,沒本事,連對子都對不上,那就老老實實在三樓這邊吃吃喝喝吧。

五樓這裏也是如此,不僅僅要對上一個對子,而且還要臨場發揮作一首詩詞,只有如此才能夠上五樓,參加五樓這裏的詩會。

至於逼格滿滿的六樓,那就不是隨隨便便一個人就能夠上去的,不僅僅有一個非常難的對子要對上,而且還要當場寫出一首還算可以的詩詞來。

望月樓的這一番操作,自然而然也是吸引了大量的士子前來,畢竟文無第一,武無第二,誰都不會認為自己比人差,都想要來這望月樓這裏試試看,同時也是看看同期有多少的文人才子。

康海和李廷相兩人也是相約而至望月樓,兩人都是赫赫有名的大才子,一個出身陜西,一個來自河南,在來京城趕考的路上相識,又都是二十多歲,一下子就合在了一起。

“李兄,這望月樓搞的還挺籠罩的嘛,看來想要去六樓可不是容易的事情。”

兩人來到望月樓這裏,此時,整個望月樓都已經被讀書人給包圍了,來自天南海北的讀書人齊聚一堂,彼此是三五成群,遇到熟人,互相又要聊一下,再互相介紹自己的朋友,所以盡管詩會已經開始了,但是大家基本上都還是在一樓、二樓這裏,還沒有開始登樓。

因為大家彼此之間認識一番都是需要花上一番時間的,整個望月樓裏面,李兄、劉兄、王兄、張兄等等,彼此互相稱呼不停。

“陜西的康海和河南的李廷相來了,他們兩個可是這一次狀元的熱門人選。”

有人看到兩人到來,也是笑著說道。

康海和李廷相都是有名的才子,在各自所在的州府都極有名氣,而且在去年的秋闈考試上也都是大方光彩。

“要說這狀元嘛,今年肯定是要輪到我們南方的才子了吧,弘治十二年的狀元是北直隸的劉晉,弘治九年的狀元是揚州府的朱希周,一南一北,也該輪到我們南方了吧。”

“聽說這一次,浙江余姚的孫清才華橫溢,滿腹經綸,他才極有可能是這一次的狀元。”

有來自江南的才子卻是微微搖頭說道。

這大明的科舉考試一直以來都分成南北兩榜,南方的才子一直以來都是有些看不起北方的才子,存在著南方鄙視北方的想象。

比較都分南北榜了,要是合在一起考試的話,估計著南方的才子們要吊打北方的才子了。

“這也說不定了,這一次不是還有一個東榜嘛,說不定是東榜的才子們奪走了冠軍呢,聽說朝鮮國和倭國這邊也是派遣了一些頗有文采的才子過來。”

“這南洋四省,再加上遼東、草原、西域三省,算下來這東榜的才子數量可是有不少,說不定就有人能夠奪魁呢。”

有人看了看望月樓這裏聚集的朝鮮才子、倭國才子以及來自南洋等地區的才子說道。

“你這是要笑掉我的大牙嗎?”

“就他們也能夠奪魁,我王字倒著寫。”

“王兄,這王字倒著寫也還是王字……”

“那我就橫著寫,反正他們是絕對不可能奪魁的,你也不看看他們都是一些什麽人,我可是聽說了,去年在南洋這邊的時候,因為沒有什麽讀書人,只要是能夠認識字,寫幾個字都去參加考試了。”

“很多人以前都是一些賬房先生、船員之類的,還有一些是在我們大明本土這邊無論怎麽考都考不上舉人的老秀才,更有甚者,還有一些異族人,四書五經都背不熟,也都考上舉人了。”

“還有那些朝鮮、倭國的才子,雖然聽說有幾人確實是才華橫溢,但終究怎麽可能比得過我大明本土兩京十三省的才子。”

“所以,他們要是有人能夠奪魁,我王字就倒著寫。”

“王兄,王字倒著寫還是王字~”

“我就橫著寫~”

“你看吧,眼前這裏聚集了幾百才子,到時候大部分的人恐怖都只能夠在一二三樓比比誰認識的字多了。”

“能夠上四樓以上的,肯定是我們大明本土兩京十三省的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