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二章,草原人口問題(第2/3頁)

“還有草原小鎮上面有人開班的醫館也可以給草原看病,提高了他們的存活率,再加上沒有了戰亂,草原的人口在未來必然會迅速的暴增起來。”

“這人口一旦暴增,對於我們大明來說肯定不是好事。”

“先不說會不會滋生他們叛離我大明之心,單單是草原人口的暴增,必然會需要放養更多的牛羊和馬匹才能夠滿足他們的需求。”

“但我們都知道,草原上普普通通的一家牧民需要幾百畝、上千畝,甚至於上萬畝的草場才能夠滿足他們的放牧需求。”

“這土地不便的情況下,人口增長,放牧的牛羊變多,必然會導致草原上草場退化,競爭別的激烈,到時候對我大明產生難以想象的後果。”

“比如,草場過度放牧變成了荒漠,牧民沒有草場,生活不下去,到時候就會和我們關內的遭受災荒的災民一樣了,烽火四起,揭竿而起了。”

劉晉向大家描繪了未來在草原上所會發生的事情。

後世的草原,伴隨著人口的爆炸,肆意的放牧之下,草場退化,荒漠持續擴大,以至於北方帝都都出現了極其嚴重的沙塵暴。

聽到這裏,弘治皇帝以及眾大臣的臉色終於變了,這並不是危言聳聽,而是合理的推理下,預測的將來極有可能會發生的事情。

草原上的牧民一旦活不下去,揭竿而起,那後果可就嚴重多了。

現在草原上的牧民之所以非常的老實,一個是他們接連遭到了重創,人丁稀少,很多都還是小孩子。

其次是大明軍力強盛,草原上五萬騎兵在訓練,威震四方,他們不敢有任何的心思;最重要其實還是現在他們的日子比以前好過太多、太多了。

誰會放著好日子不過非要去幹殺頭的事情?

這誰當可汗不是可汗?

大明皇帝也好,以前的小王子也罷,只要能夠讓大家跟著有好日子過,大家都會支持,反之,如果大家沒有好日子過,大家自然也會反對。

人其實都是一樣的,並沒有什麽太大的區別,有好日子過,沒有人會跟著你去做什麽殺頭的事情,更何況根本就不可能成功的前提下。

“那我們該怎麽辦?”

劉健想了想立即問道。

“很簡單,控制草原上人口的數量,讓草原上的牧民始終維持在現在的規模。”

劉晉立即回道。

“控制人口數量?”

“如何控制?”

弘治皇帝也是連忙問道。

“控制人口數量有兩個辦法,一個減丁,一個是移民!”

“減丁顯然是不現實,剩下的就只有移民。”

“澳洲這邊有廣袤的土地,黃金洲這邊也有大量的土地,非洲這邊也有大量的土地,此外亞歐大陸如此的廣袤,只要我們能夠打下來,也可以有大量的土地,有些土地離我們太遠,我們漢人未必願意移民過去,但是我們可以讓這些草原牧民遷移過去,替我們守衛邊疆。”

劉晉在地圖上指了指澳洲、黃金洲、非洲和中亞、歐洲等廣袤的區域。

世界很大,有的地方,草原上人多了,就將他們給遷移出去,不斷的將他們前往世界各地,減輕北方草原上的壓力,又可以替大明開疆拓土。

“減丁?”

“移民?”

弘治皇帝沉思起來,想了想說道:“這往海外移民,長年累月下月,他們在海外豈不是也會形成一股強大的力量,到時候又會對我大明形成威脅。”

“陛下,這個擔憂就完全沒有必要。”

“世界很大,單單是這個澳洲它就不必我們大明小,如此廣袤的地方,足以供幾千人放牧。”

“還有黃金洲和非洲,也同樣如此,這些地方都有非常優質的牧場,非常適合放牧。”

“而且到了海外,縱然是將來人口多了,也對我們大明形成不了威脅,他們難道還會造船來攻打我們大明本土不成?”

“他們在草原上是騎兵,可是如果到了海上?”

“他們難道還能騎馬來打海戰?”

“更何況,我們在對他們進行移民的時候,也可以將他們和我們漢人移民進行混合,同時改變他們的遊牧方式,將遊牧改為定居放牧,劃定草場,將他們安定下來。”

“我想只要這個政策實行下去,到時候不僅僅不用擔心他們會對我大明形成威脅,過上幾百年,他們估計和我們關內的漢家百姓沒有任何的區別了。”

“而且在全球各地放牧,他們放牧的牛羊數量可以大增,到時候不僅僅可以滿足我大明老百姓對肉食的需求,同樣也是可以產出更多的羊毛出來,滿足我大明紡織業的需求。”

“最重要的是草原牧民民風彪悍,有他們在的地方,我們大明的統治就會更加的穩固,甚至於不需要我們特意的去開疆拓土,他們放牧所到之處都可以變成我大明之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