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章,聖人之心(第2/2頁)

在這個講究禮數,講究人防等等諸多東西的封建時代,思想束縛極其的嚴重,而醫學上卻是需要打破這種束縛。

這些老一輩的不願意就算了,劉晉更多的還是要從年輕人開始培訓,甚至於從純小白開始培訓,沒有思想的束縛才能夠更好的進行研究和提高。

“劉公~”

“我也才疏學淺,恐怕難以勝任,就先行告退了~”

其他人一看,很多人也是紛紛起身向劉晉告退,只剩下五個人留了下來,其中就有李通和錢回。

他們在京城這邊混飯吃,這劉晉在京津地區影響力巨大,他們縱然是想要走,也不能如此著急,還是準備先看看。

對於要走的人,劉晉都無所謂,讓下人帶下去領了一百兩銀子打發回去。

“幾位沒有走,想必應該是對我的提議比較感興趣了?”

劉晉心裏面還是很失望的,這個時候的這些大夫,確實是讓人失望,沒有什麽開拓進取之心,更是還擔心別人覬覦他們的方子和醫術之類的。

不過還剩下了五個人,多少還是幾個人。

“劉公,我對你的提議確實是很感興趣,一直以來,我們醫界都敝帚自珍,一個方子,其實很多人都知道,但一個個卻都是當成了傳家寶,外人想看一眼都不行。”

“彼此之間的醫術交流也是非常少的,傳承都是父子、師徒相傳,除此之外,很少有機會同行之間進行交流,共同研究去治療疾病。”

“很早之前,我其實就很想開辦和私塾一樣的專門傳授醫術的學校,只是無奈自己人微言輕、力量薄弱,都沒有辦法實現。”

“現在聽聞劉公想要創辦大明醫學院,我非常的激動,願意前來效力。”

一個看起來四十多歲的人站出來說道,他此時顯得有些微微有些激動。

“請問尊姓大名?”

劉晉一聽,也是連忙恭敬的說道,在這個時代,願意將自己所學、所研究出來的東西共享出來的,那都是真正大公無私,心懷天下之人。

其實歷史上的很多名醫在當時並不受人待見,比如明朝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李時珍,他為了研究醫術,拜過各種各樣的人為師,甚至於還偷學醫術。

這在當時看來,絕對是大忌,但是他一心為公,收集各種各樣的藥方,研究各種各樣的醫術,最後寫出了流傳後世的醫學聖典《本草綱目》、《瀕湖醫學》、《奇經八脈考》等流傳後世。

這樣的人才是真正賢者,真正心懷天下之人,是非常值得敬重的人。

眼前這個大夫,他竟然也有這樣的心,這就讓劉晉很是敬仰,連忙恭敬的問道。

“不敢~”

“在下青州吳雲屠!”

對方連忙回禮說道。

“吳先生請坐~”

劉晉有禮的說道,接著也是對著其他四人說道:“還未請教諸位神醫的尊姓大名~”

其他人一聽,也是連忙一一回道。

李通、錢回、張志剛、李安源,李通和錢回是京城這邊的大夫,張志剛則是來自滄州的名義,李安源則是來自湖廣的名醫。

“吳先生的話,其實也是我想要說的話。”

“一直以來,我們的醫術傳承和交流上都非常局限,我們傳承了幾千年的醫術,一直到現在都沒有太多的進步和發展,甚至於因為敝帚自珍,很多丹方和醫術都失傳了,這不得不說是讓人非常惋惜的事情。”

“劉公一直都喜歡斥資打造各種各樣的學院,我也是早已經有所聽聞,像造船學院、軍事學院、海事學院等等,因為劉公的支持,這些學院的成立,極大的促進了我大明造船、軍事和海事的發展。”

“我一直都在等劉公你成立醫學院,以此來促進我大明醫學的發展,研究各種各樣的藝術,治療各種各樣的疾病。”

“現在終於等到了,聽到劉公所說,我也是激動萬分。”

來自滄州的張志剛也是有些激動的說道。

他的話也是讓劉晉忍不住感嘆,這天底下總還是有人會心懷天下,有一顆聖人之心的。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民,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聽到他們的話,劉晉也是激動地站起來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