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八章,南下的朝鮮人和倭人(第3/3頁)

想要在大明這邊定居,你就必須要在這裏自己花錢買房子,或者是自己買地建房子。

在大明這邊定居下來之後,他們也沒有辦法獲得大明人的身份,必須要他們的下一代才能夠獲得大明人的身份。

但即便是如此,依然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朝鮮人和倭人遷移到大明的南洋來,因為來這裏給大明人打工也比在自己國內過的好。

幹個幾年,有了銀子,買下塊地建個房子就可以定居大明了,到了下一代就是大明人了。

而且在大明這邊生活比較輕松,賺銀子比較多,又不愁吃,來大明定居的人很多,每天都有一船、一船的朝鮮人和倭人來到南洋這邊務工。

拖家帶口,都是準備以後在大明這邊定居下來的。

“你們這都是以後準備定居我們大明了吧?”

劉晉微微點頭,看了看他們,想了想說道。

“不滿公子~”

“我們確實是打算定居大明,天子聖恩,讓我們朝鮮人和倭人也能夠享受到大明的一些雨露,我們也是打算在這裏定居下來。”

“這樣就可以長期在這裏工作了,在朝鮮和倭國,我們連飯都吃不飽,還是大明好。”

對方笑了笑點點頭。

對於底層的朝鮮人和倭人來說,簽署了大明藩屬國協議書,成為大明的藩屬國,可以自由往來、定居大明,這是一個好消息。

依靠強大的大明,伴隨著大明的擴張,他們也是能夠跟著享受到諸多的福利,大明新擴張的土地太多了,沒有足夠的人去耕種。

朝鮮人和倭人又人多地少,彼此正好互補。

在南洋、遼東、交趾、象林等等諸多地方都有很多的朝鮮人和倭人遷移過來,甚至於現在還有很多朝鮮人和倭人跟隨船隊前往黃金洲去開出黃金和白銀。

“嗯~”

聽到這,劉晉也是笑著點點頭。

看起來似乎好像大明吃虧了,這辛辛苦苦打下來的土地,這些朝鮮人和倭人也可以定居,似乎有些不公平。

但是透過這表明就可以知道,真正收益的還是大明。

這些朝鮮人和倭人來幫大明開墾土地,種植甘蔗、水稻,加快了大明對南洋各省的開發和管理,也是鞏固了大明對這些地方的統治,彌補了大明人力上的不足,而且再過上一些年,這些人的後代子孫,他們就不會再自稱朝鮮人和倭人了,他們都會成為大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