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八章,功蓋三皇,德高五帝(第2/2頁)

嗯,還是劉晉說的對,拋開了所謂的臉面,對外方面之講利益,這做起事情來就舒舒服服了。

要是還像以前一樣,你對他們講什麽宗主國和藩屬國的情分,他們卻是將你當成冤大頭,還以為你大明雖大,卻是虛有其表,外強中幹呢。

現在好了,那些虛的東西頭拋掉,只講利益,只講實際的利益,一切就很舒服了。

這賠償的銀子它不香嗎?

還是說這賠償的土地它不肥沃嗎?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

“陛下雄才大略,文治武功,功蓋三皇,德高五帝,縱然是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也遠不及陛下……”

有大臣站出來對著弘治皇帝的馬屁就一頓亂拍,以至於弘治皇帝的老臉都忍不住微微泛紅,不過卻是很享受這種感覺。

人嘛,其實都一樣,縱然是皇帝,他也免不了如此。

當皇帝的也都希望自己能夠和歷史上的千古一帝比一比,現在有大臣將弘治皇帝和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來相比,這讓他也是很享受。

當然了,這雖然有拍馬屁的成分在裏面,單單是從大明現在的版圖來說,弘治皇帝的功績似乎好像真的不會比這些帝王差太多。

至少來說,現在的大明,它已經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大明了,它已經走出了原先的軌跡,向著一個嶄新的時代去發展,版圖不斷的擴大,統轄的區域也是越來越大。

現在的明軍和歷史上的強軍相比也絲毫不差,這幾年的連年征戰,每次都是大勝,自身損失微乎其微,卻總是能夠獲得豐厚的回報。

所以這馬屁拍的也不算太過分。

“哈哈,這都是祖宗庇佑,我大明君臣同心,上下臣民齊心協力之果,朕不敢居功至偉,這份功勞是屬於我們所有臣民的。”

弘治皇帝老臉微紅,非常謙虛的說道。

這都是老說詞了,有什麽功勞,那都是祖宗庇佑,臣子們努力,再加上大明百姓的辛苦付出才有的,他這個當皇帝並沒有功勞,歷朝歷代的皇帝都是如此,這是謙虛話。

“傳朕旨意,將此大捷以袛報的形式發往大明各地,我大明上下當舉國歡慶。”

“是~”

群臣一聽,頓時連忙點頭。

“陛下,這馬來半島上新獲之地,劉晉建議說單獨設立一個新的行省,另外也是建議說在麻六甲這裏再修一座城池~”

“這官吏方面可能又不夠了,還請陛下再此下旨給各地舉人,將這些舉人發往南洋各省為官,鞏固我大明之邊疆。”

吏部尚書王鏊忍不住頭痛了,自己這邊才剛剛商量完象林和交趾的事情,你這裏倒好,又給我弄出一個新的行省出來,這下好了,又來活了。

“這事就交給王愛卿你去辦吧。”

弘治皇帝點點頭同意下來,他現在心情是真的非常不錯。

開疆拓土就算了,關鍵是這銀子都還花不完,源源不斷的銀子流入到大明來,從安南到占城,再到麻六甲和暹羅,明軍的損失幾乎忽略不計,卻是獲得了巨大的戰爭果實。

這讓他真正的嘗到了甜頭。

“世界很大啊,這僅僅只是南洋諸國,劉晉和張懋這一時半會肯定不會回來,還有一些南洋國家沒有收拾,到時候將這些南洋諸國狠狠的梳理一遍,這銀子隨隨便便也可以拉個幾千萬銀子回來。”

“關鍵是以後每年都還有賠款回大明,這軍費開支都不用發什麽愁了。”

“嗯,必須要繼續擴大海軍,繼續擴大軍隊,世界怎麽大,國家怎麽多,以後還會怕沒有銀子?”

想到這裏,弘治皇帝就開心不已,這不用為銀子的事情發愁,這日子真爽。

想一想以前,自己過得叫什麽日子啊,憋屈的很。

省吃儉用,皇宮都不舍得修葺,想要辦點事情,大臣一句沒有銀子就立即將自己所有的一切都給懟回來了。

“打完南洋諸國,接下來就是收拾西域諸國了。”

很快,弘治皇帝將自己的目光看向巨大的世界地圖,目光也是看向了西域之地。

“打西域並不難,關鍵還是以後如何治理西域的問題。”

“人口太少了,又都不願意往外面遷移,這是一個大問題,沒有人就沒有辦法穩固的統治這些地方,需要移民的地方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