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八章,連文官們也變了(第2/2頁)

南洋的海盜、賊寇,還有南洋這些國家對大明商船征收重稅,這已經嚴重的觸犯了大明各大商行、種植園的利益,也等於是觸犯朝堂之上這些大臣們的利益。

現在誰還沒有投資商行?

誰在南洋的種植園當中又會沒有股份?

你難道真的就已經這蔣冕是完全替廣西人出聲?他也是有自己的商行,有自己的商船,在南洋也有自己的種植園。

即便是以前最反對開海禁,最反對對外用兵的江南士林,伴隨著南京和淞滬的開放,在南京和淞滬這裏也有大量的商行猶如雨後春筍一般湧現出來。

他們在南洋也是有著自己龐大的利益。

所以李東陽的這邊剛剛說完,謝遷也是站立出來說道:“陛下,臣以為李公所言甚是。”

“南洋諸國畏威而不懷德,這安南更是如此,僅僅只是因為去年我大明不接受其朝貢就大舉兵犯我大明廣西。”

“足見其以前對我大明稱臣納貢是假,為獲我大明之回贈是真。”

“也說明了陛下制定大明藩屬國條約之策實乃高瞻遠矚,直指南洋諸國朝貢之本質。”

“這段時間以來,不僅僅安南兵犯我大明廣西,占城、暹羅、渤泥、爪哇、麻六甲等南洋諸國也都紛紛加征我大明商船之重稅,南洋地區的海盜、賊寇也開始頻繁劫掠我大明商船。”

“長此以往,我大明國威何在?”

“臣以為,我大明不僅僅要發兵攻打安南,更應該借此次機會狠狠的教訓南洋諸國,揚我大明國威,開疆拓土,護我大明子民。”

謝遷就不用說了,他是妥妥的江南大商人、大地主、大士紳、大家族的代表人物,以前堅決反對開海,反對征商稅。

現在南洋諸國對大明商船征收商稅,還有海盜、賊寇劫掠大明商船,這嚴重的觸犯了大明商人的利益,他們以前連大明皇帝都敢搞,更別說這些南洋小國了。

所以也是最支持對南洋各國開戰的。

這開戰好啊!

打下了安南,占領了占城,在南洋占領了更多的島嶼和土地,那就可以開更多的種植園,可以更加安心的經商,還可以去天竺、錫蘭、波斯、中東。

打擊海盜、賊寇又可以保護大家的商船和種植園的安全,這可是一舉多得的好事,狠狠的教訓南洋諸國一頓,看看以後還誰敢對大明不敬。

“陛下,臣等以為李公、謝公所言甚是~”

李東陽和謝遷接連表態,其他的大臣們也是紛紛的站出來,一個個都齊聲的說道。

“連文官們也都變了~”

看到這一幕,劉晉也是微微驚愕起來。

原本劉晉和弘治皇帝都以為這事情可能在朝堂之上是比較難以通過的,以前文官們是最反對對外動武的。

要知道當初韃靼小王子兵犯山西、陜西的時候,弘治皇帝想要和他打一仗就遭到了群臣們的強烈反對。

當時有很多的禦史、翰林甚至於要死諫,要以死來反對弘治皇帝和韃靼小王子開戰。

可是現在,不僅僅沒有人站出來表示反對,甚至於大家都主張不僅僅要打安南,還要連南洋諸國也是要一起打,狠狠的打,打到他們怕了、痛了才行。

如此巨大的變化,也是讓劉晉沉思起來。

果然,還是那句老話,屁股決定腦袋。

以前這些文官們之所以反對,那是因為開戰對他們沒有任何的好處,還極有可能會導致大明朝局動蕩,導致大明武將勛貴集團們的重新崛起。

現在之所以支持開戰,那也是因為大家在南洋這邊都有著龐大的利益。

前幾個月年底的時候,大明各大商行、各大種植園進行年底分紅的時候,朝野之中的這些大佬們,誰都分到了豐厚的利潤。

現在南洋諸國損害大明的利益,損害大家的利益,自然而然大家肯定就不會允許的。

必須開戰,而且開戰之後的好處多多,打下的土地可以開辟種植園,打下的人口可以用來種植甘蔗和水稻,還可以掃清海盜、賊寇,讓南洋諸國不敢再對大明商船征收重稅等等。

總之必須打,狠狠地打。

至於說能不能打贏的問題,這還需要去懷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