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二章,解放軍戶(第2/2頁)

所以關內的軍戶,那是真的叫吃飯都吃不飽。

遼東的軍戶就好很多了。

這裏有的是肥沃的田地,隨便去開墾,隨便去種,至少來說吃飽是絕對美譽問題的。

遼東軍戶能夠一直震懾住女真各部,這就足以說明遼東軍戶的強悍了。

所以在遼東軍制改制方面,朝廷之上的袞袞諸公都非常的小心,只有當新軍徹底的接手了這裏的一切,又將這些總兵、總制之類的給調走了。

這才宣布在遼東這邊進行軍制改制,解放了遼東地區的所有軍戶。

想要開發遼東,光移民過來顯然是不夠的。

還必須要激發遼東本地軍戶們的積極性。

該軍制顯然是最好的辦法,也是最有效的辦法。

整個遼東的軍戶們都在歡呼雀躍,都在不斷的慶祝。

他們的要求其實很簡單,那就是脫離軍戶,變成普普通通的農民就可以了。

如此簡單的願望,現在終於成真了。

普通的軍戶們在不斷的歡呼雀躍,原先的百戶、千戶卻是黯然神傷,從此以後他們再也不能騎在這些軍戶的頭上吃喝拉撒了。

而且朝廷這邊非常狠,朝廷這邊還將他們這些百戶、千戶之類的全部調往關內,如此一番操作,他們就徹底的失去了繼續作威作福的基礎。

至於說想擁兵自重,那就是真的找死。

不僅僅下面的軍戶不會跟著你去送死,而且王守仁這邊率領的2萬新軍,1萬鐵騎也是一直都還鎮守在遼東。

一邊清剿殘余女真各部的同時,也是在防著遼東的這些千戶、百戶、總兵之類的。

軍制改革對誰的利益傷害最大?

自然還是這些千戶、百戶,總兵之類的,制度一改,他們這些世襲的鐵飯碗就等於丟了。

想要繼續吃這個飯,就必須進行大明皇家軍校進行深入的學習、培訓。

這個苦他們哪裏受得了,現在的百戶、千戶,那都是祖上傳下來的,很多人甚至於連刀劍都已經不會舞動了,純粹就是靠著祖上的功勞在過日子。

很多的千戶、百戶甚至於都圈養了大量的家丁,靠著這些家丁來維持自己的統治,維持自己在軍戶頭上作威作福的生活。

歡呼慶祝的軍戶,收拾東西默默離開的千戶、百戶,整個遼東都在發生這樣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