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二章,天津一個月收稅銀三百萬兩(第2/2頁)

不過嘛,弘治皇帝對此心裏面還是有數的。

這幾年,廠衛的力量一直都在壯大,弘治皇帝每年從內帑調撥給廠衛的銀子都有兩百多萬兩,廠衛的番子遍布整個大明,沒有什麽事情是瞞得住弘治皇帝的眼睛。

關於稅務捕快,他自然也是吩咐了要盯著,看看這些稅務捕快到底是如何行事的,會不會做的很過分。

從各地匯報的情況來看,這些稅務捕快雖然做法硬核,但是卻有原則的。

他們一般都是直接抓人關進稅務衙門的大佬之中,餓著你,讓你自己受不了,主動交稅。

從不打人,也不罵人,當然了如果在逮捕你的過程當中遇到了抵抗,他們也是會讓你知道花兒為什麽這樣紅。

總的來說,稅務捕快的核心還是讓你交稅,交完了稅銀,什麽事情都沒有,不叫稅銀就關在牢裏面,被小動物咬,挨餓受凍。

根本就沒有像謝遷遞交上來的奏疏之中所說的那樣無惡不作。

很多都是因為被征稅的對象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哪裏受過這樣的委屈,自然是少不了要彈劾稅務捕快的。

“劉晉,你看看這個奏疏~”

弘治皇帝看了看謝遷,再看看劉晉,想了想說道。

“是~”

劉晉恭敬的接過奏疏,非常快速的看完。

接著想了想說道:“陛下,諸公,我這裏也有一份最新的統計數據,這是今年一月份,天津這邊收到的稅銀數目,至於大明其它各地的稅銀目前還在統計之中,估計再過幾天就可以匯報上來。”

劉晉也是掏出了一杯奏疏,正月過的很快,忙著稅務衙門的事情一下子就過去了,隨著稅務捕快的硬核征稅,天津這邊最先統計出來數字。

“怎麽快就出來了?”

弘治皇帝一聽,頓時就來興趣了,趕緊拿起奏疏看了起來。

“這天津正月一個月就收到了三百二十一萬兩稅銀?”

很快,弘治皇帝也是有些難以置信的說道,再三看的看了看上面的數字,再次確認道。

“是的,陛下,僅天津一地,正月就收到了超過三百萬兩的稅銀~”

“這其中天津市舶司收到稅銀一百二十萬兩,天津稅務衙門收到商稅超過兩百萬兩白銀~”

“目前稅銀也是已經押解到京城,已經上交國庫~”

劉晉鄭重的點點頭說道。

“怎麽可能?”

“這天津一個地方,一個月就能夠收到三百萬兩的稅銀?”

弘治皇帝有些傻眼了,這,這,銀子是不是太多了一些,在他看來,天津這邊一月能夠收到幾十萬兩銀子就不錯了。

算下來這大明各地加起來,一年能收到千萬兩銀子就差不多了,可是誰知道現在僅僅只是天津這邊,一個月就收到了超過三百萬兩的稅銀,這整個大明各地加起來,這一個月的稅銀會有多少?

“是不太可能吧?”

不僅僅是弘治皇帝,在場的這些大臣也是一個個都露出了難以置信的神情,這收到的稅銀是不是太多了?

“陛下,諸公~”

“戶部昨日確實是收到了天津這邊押解過來的稅銀,總數確實是超過三百萬兩銀子。”

這時戶部尚書佀鐘站出來說道。

“怎麽會有怎麽多稅銀?”

弘治皇帝有些難以置信的接連搖頭,這稅銀也太多了,這僅僅只是天津一地而已,整個大明要是算起來,這一月怕是要有大幾百萬兩銀子了。

“陛下,諸公~”

“這其實並沒有什麽奇怪的。”

“天津是我大明北方的重鎮,是大明最大的港口,同時天津這邊的工廠、作坊、商行等等也是多如牛毛,這一個月收上來三百萬兩銀子的稅銀並不算多。”

“大家覺得少,主要是因為以前朝廷根本就收不到稅銀,所以覺得這個數字很大,現在認認真真的去收稅了。”

“以前那些偷稅漏稅,不肯交稅的,一下子無所遁形,這稅銀自然一下子就多了。”

劉晉笑了笑解釋道。

以前,朝廷根本就收不到稅,各地官府基本上不收稅,因為收稅沒有好處,還壞名聲,商人們都不交稅的,那都不叫逃稅漏稅了,那就是不交稅,沒人找你收稅,你會主動交稅?唯一能夠收點稅的也就是鹽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