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七章,一下子就看的清清楚楚(第2/2頁)

他們來大明的目的很簡單,一個是獲得大明豐厚的回贈,小小的發一筆財,其實就是希望通過這樣的形式,和大明搞好關系,這樣以後大明在南洋地區擴張的話,多少還是要給點情面的。

至於說成為大明的藩屬國,他們可沒有任何的興趣。

以前大明總算是自己是藩屬國,看在好處的份上,也就無所謂了,反正也是大明人自娛自樂,對於他們只有好處,沒有任何的壞處。

大明遠離南洋,對他們來說也不會有什麽太大的影響和威懾。

可是現在就不一樣了。

如果簽署了這個藩屬國協議,他們就真的成為大明的藩屬國了,而且世代都是大明的藩屬國了。

更為重要的是這以後什麽都要向大明學習,學習華夏文明,學習漢字,尊儒道,改漢姓等等,這些是他們絕對不能接受的。

特別是對於南洋地區很多已經信奉伊斯蘭教的國家來說,這是絕對不能接受的。

本身就具有極強的排外性,現在要重新換血,整個國家上下都要劇烈的動蕩起來。

他們只是喜歡那個傻乎乎的大明,喜歡大明的瓷器、茶葉和絲綢,可沒有興趣來學習大明的方方面面。

“大明皇帝陛下,我們遠道而來,辛辛苦苦來大明朝貢,難道你們就是這樣來對待我們這些國家的?”

暹羅國的大使站出來非常不滿的說道。

“我們大明哪裏對不住你了?”

弘治皇帝一聽,沉著連問道。

“這……”

聽到弘治皇帝話,對方頓時無話可說了,大明好像從來就沒有做對不起他們的事情,他們來大明,從頭到尾大明這邊也是給予了極高的禮遇。

“大明皇帝陛下,這樣的藩屬國協議是不對等的,我們暹羅國是絕對不會同意的。”

對方想了想說道。

“沒看到上面的第一條了嗎?”

“本著自願的原則,你們暹羅不同意就不要簽嘛,我們大明又沒有強迫你們簽。”

弘治皇帝頓時就笑了。

“可是……可是我們來朝貢,這貢品~”

對方一聽,頓時又著急的說道。

“不是我們大明的藩屬國,那就談不上朝貢了,我們大明不缺你們進貢的那點東西,你們帶回去吧。”

弘治皇帝無所謂的說道。

旁邊一同陪伴的內閣首輔劉健、李東陽、謝遷,以及張懋、佀鐘、劉大夏等人頓時就忍不住嘆口氣。

一切都已經非常的清楚了。

正如劉晉所說的,這些國家根本就不是來朝貢的,其實就是來薅大明羊毛的。

現在大明要和他們進一步確認關系了,一個個都不樂意了,不願意簽署藩屬國協議,偏偏又還想從大明這邊獲得好處。

“帶回去?”

暹羅的使臣頓時傻眼了,這辛辛苦苦的拉著貢品過來,大明這邊竟然不要了,讓自己帶回去。

自己這回去該如何向暹羅國的國王交代?

以往每次來大明朝貢,那可都是滿載而歸的。

“大明皇帝陛下,我們蘇祿國願意誠心誠意的和大明時代休好,可是這藩屬國協議實在是太苛刻了,我們蘇祿國是沒有辦法答應下來的。”

東王戈達拉站出來說道。

“不簽也沒有關系的,大明和蘇祿國依然是友好往來的關系,不過嘛,這朝貢就免了,彼此友好往來的話,就不需要朝貢了。”

弘治皇帝笑了笑回道。

其實意思已經很明顯了,大明這邊在對外關系方面設立三個級別,一個是大明的藩屬國,簽署了協議,成為大明的藩屬國,以後就是大明最忠實、鐵杆的盟友了。

其次就是一般友好往來的國家,比如蘇祿國、暹羅國這些,大家只是有往來,以後就別假惺惺的來朝貢想要從我這裏騙取好處了。

而且以後對我大明最好客氣一些,不要有什麽冒犯,否則大明是不會對你客氣的。

第三類就是大明敵對的國家了,這樣的國家,大明是直接會向你開戰的。

聽到弘治皇帝的話,東王戈達拉微微松口氣,至少來說和大明還是友好往來的國家,不至於成為大明的敵人,至於想要通過朝貢來從大明的這邊獲得好處怕是不行了。

“我們呂宋願意成為大明的藩屬國~”

這時一直跪在地上的呂宋國使臣跪在地上看著大明的藩屬國協議書,看完之後也是非常果斷直接的大聲喊出來。

頓時大家一下子就齊刷刷的看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