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二章,遠征倭國(第2/2頁)

劉晉乘坐的‘霍去病號’上面,劉晉站在甲板上面,扶著欄杆,看著大海上面的景象,腦海中也是浮現出了後世偉人的這首詞。

以前讀這首詞的時候,總是不能體會到這其中的意境,現在看著這浩浩蕩蕩的大軍,劉晉總算是能夠體會到其中的那一點感覺了。

“教訓下倭國竟然要出動五萬大軍,還真是有點殺雞焉用牛刀的感覺。”

很快,劉晉的思緒也是回到了這一次征戰倭國的事情上面來。

身為大軍的狗頭軍師,劉晉也是慌的很,無論是後世還是這一次,劉晉可都是沒有任何軍事方面的經驗,更何況是給這五萬大軍當狗頭軍師了。

這要是當的好,那自然是青史留名,要是當的不行,指不定就會被後人罵成是趙括、李景隆之流的了。

外行指導內行,在軍事方面是最忌諱的一件事情。

所以劉晉這一次也是拉上了王守仁,王守仁這貨別看年紀輕輕,又是一個文人,但是他絕對是軍事方面的天才。

歷史上寧王朱宸濠叛亂,王守仁當時是江贛巡撫,他直接就將寧王按在了南昌,朝廷大軍未到,寧王叛亂就已經被王守仁給平息了,單單是從這裏就可以知道王守仁在軍事方面的才能絕對不輸歷史上的名將。

帶上王守仁,真有什麽事情,到了關鍵的時刻,多聽聽這位歷史牛人的意見肯定不會錯,至於自己,嗯,還是識趣的多看、多聽,至多就是結合下後世所知道的一些軍事知識給點小建議。

不過,劉晉覺得大明出動五萬武裝到了牙齒的大軍,再加上密雲鐵廠制造出來的先進火炮、火槍,輕輕松松碾壓倭國應該是沒有任何的問題。

這個時候的倭國正是處於戰國時代的開端,倭國的倭王在很久之前就已經失去了對倭國各地的控制,沒有任何實際性的權力,各地大名割據一方。

倭國的戰國時代,雖然後世的倭國人吹噓的很牛叉,什麽英雄輩出的年代,但在劉晉看來,倭國這個地方實在是太小了一些,說是戰國,其實也不過是各地大名之間的村鬥罷了。

很多時候,一場戰役,人數也就是幾百人,能夠有幾千人的戰役都算是大戰了,至於上萬人甚至是幾萬人打戰鬥,縱觀整個戰國時代都沒幾場。

各地大名割據一方,互相敵對,這對於大明來說絕對是好事,五萬大軍到了倭國,那絕對是橫著走的存在,輕輕松松足以推平倭國的任何一個大名。

“倭國,還是戰國時代的倭國最好,各地割據分裂是最好的狀態,必須要想辦法維持這樣的一種狀態。”

“以後要加深對倭國的控制幹預,最好是借助這一次的機會來規定倭國各地大名的勢力範圍。”

劉晉的腦海中很快就想到了以後該如何對待倭國,一直維持倭國的分裂狀態是最好的,倭國一旦統一起來的話,這對大明來說絕對不是好事。

“維持倭國的分裂狀態,同時還要推行華夏文化,雙管旗下,才能夠充分的保證在大明的身邊有一個安全的環境。”

想到這裏,劉晉就知道接下來該怎麽辦了,打仗自己是不行,不過這打完仗之後,該任何談判,如何規劃倭國,劉晉覺得自己還是比較在行的。

畢竟後世有太多、太多的案例可以供自己參考、學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