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一章,新舊力量之間的首次對碰(第2/2頁)

“謝公此言差矣,所謂事易時移,在我們京津地區,因為各大工廠、作坊猶如雨後春筍一般湧現,不斷的迅猛發展,也是讓更多的老百姓能夠賺到更多的銀子。”

“在幾年前,京城這邊雇傭一個人做事,一個月有一兩銀子就已經很高了,可是現在呢,在京津地區,雇傭一個青壯沒有二兩銀子是顧不到人的,即便是女工,在紡織廠上班,一個月也能夠有差不多二兩銀子的收入。”

“這就足以說明,大量工廠和作坊的出現給大明的老百姓帶來了更多的實惠。”

“所以朝廷不僅僅不應該限制老百姓的往來和流通,而且還應該廢除戶役制度,讓老百姓可以自由的往來,自由的從事各行各業。”

張懋首先站出來,他也是新興的大資本家,這要是嚴格的執行戶役制度,他這個大資本家就要遭殃了,麾下的諸多產業怎麽辦?

本來京城這邊就已經出現用工荒了,來自草原上面的奴隸現在都已經賣到好幾十兩銀子一個,這就足以說明新興的資本家們對於用工的需求了。

他們都恨不得朝廷這邊廢除戶役制度,這樣就不僅僅有京津地區周圍的人過來務工,到時候,山西、河南、山東等地的人也可以大規模的過來務工,他們這些資本家就不愁找不到工人了。

而且一旦有大量的人湧入,這工錢還可以壓的更低,這就更有利於降低成本,提高他們的產品競爭力。

現在是沒有辦法,因為用工荒,大家都不得不主動加工錢來留住這些工人,不然,資本都是吃人的,指望這些資本家主動提高工人的待遇?做夢吧。

“陛下,萬萬不可廢除戶役制度啊,這可是我大明立國之根本,自古以來,士農工商都有著嚴格的分界,正如君臣之道,父子之道,一旦廢除戶役制度,這豈不是綱常混亂,社稷動搖啊~”

謝遷一聽,頓時就急了,連忙反對道。

一旁的劉晉默默冷眼的看著,謝遷和張懋各自都代表了各自的利益階層,謝遷代表的是傳統的這些大地主、大商人、士紳的利益。

他們所希望的自然還是原先的一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所有的一切都在他們的控制之下,他們同樣也是舊制度的獲利者。

至於張懋,代表的是新興資本家的利益,他們迫切的希望能夠打破一些傳統的束縛,這樣才能夠更有利於資本主義的發展。

當然了,他們各自都不知道什麽是資本主義,只是都從各自的利益角度去出發,盡可能的爭取有利於自己利益的政策出來。

“這算不算是大明新興資本家和傳統力量的一次爭鬥呢?”

劉晉忍不住笑了笑。

沒錯,劉晉確實是在笑。

謝遷和張懋都是朝廷大臣,國之柱石,事情到了他們這個層面了,這說明了什麽?

這說明大明的資本主義也是已經發展到了一定的程度,具備了一定的力量,所以才會在最高層面這裏和傳統的舊勢力出現爭鬥。

如果力量發展的不夠,那肯定是沒有辦法到最高層面。

劉晉的腦海中忍不住回憶起歷史上歐洲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來,歐洲的資本主義發展經歷了一個極其漫長的過程。

先是大航海時代的資本主義萌芽,依靠對殖民地血腥的掠奪進行了原始的資本積累,到了蒸汽機出現之後,資本主義才算是真正的迅猛發展起來,最終也是在歐洲各國爆發了資本主義和傳統封建勢力的戰爭,進而確定了資本主義的地位。

現在明朝這邊情況有點不同,因為劉晉的出現,劉晉也是從一開始就知道要將最大的傳統封建力量轉變為新興的資本家。

這皇帝也好,張懋這些勛貴集團也好,那都是最大的封建勢力,現在卻是成功的轉變為新興的大資本家,這就有利於資本主義的發展了。

這也是在很短的時間內,資本主義的力量就已經能夠在最高層面和傳統力量進行對抗的原因了。

現在謝遷和張懋之間的對峙,這也不過才剛剛開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