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五章,杜明恩的建議(第2/2頁)

“只要做到了這三點,其它的按照出海的規矩來辦就可以了,保管不會出什麽問題。”

杜明恩沉思一會,想了想也是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這一次前往黃金洲能夠順順利利的回來,在杜明恩看來最重要還是因為他們掌握了這個時代最先進航海技術,經過天津海事學院訓練的船員,絕對是這個時代最優秀的航海家,在用上天津造船廠制造船只,自然一帆風順。

十艘船去黃金洲,十艘船回來,人一個都沒少,順利的完成了任務,還帶回來三千萬兩白銀的巨大財富。

沒有這些優秀的船員和質量過硬的船只,根本就不可能。

“一定要買天津造船廠的船?”

祝本端一聽,頓時就皺了皺眉頭,天津造船廠的船那是出了名的貴,普普通通的漁船、捕鯨船都要幾萬兩銀子一艘,至於這能夠遠洋的船,那更是要價二十萬兩銀子一艘,簡直和搶銀子沒有任何的區別。

“是啊,你們去的時候用的大福船應該不是天津造船廠造的吧?”

葉禮也是跟著說道。

“那十艘大福船不是天津造船廠造的,不過在天津造船廠這裏進行了改造,要是沒有經過天津造船廠的改造的話,估計十艘船能夠回來一半就不錯了。”

杜明恩微微點頭說道。

“天津造船廠的遠洋船我也是已經找人打聽清楚了,一艘船要二十萬兩銀子,實在是太貴了,這隨便弄個船隊,買十艘船就要兩百萬兩銀子,投資太大了。”

馮相忍不住微微搖頭說道。

“單單是買船就要兩百萬兩銀子,還有其它各個方面的開支,這人手倒是比較好招募,可是這要分出去一成收益的話,會不會太高了,一年的時間,給個幾百兩銀子就應該能夠雇傭到天津海事學院畢業的人吧?”

祝本端也是身邊贊嘆,接著又非常吝嗇的說道。

對於他們這些人來說,還習慣於以前的思維,對於那些苦哈哈,底層的人,他們自然是想盡辦法去盤剝。

在他們看來,雇人出海,一年給幾百兩銀子那就已經天價了,這還是他們打聽到天津這邊船員們的薪酬待遇非常高的情況下。

如果不是這個,他們甚至於覺得給幾十兩銀子就足夠了。

“該說的我也說了,至於怎麽操作那是你們的事情了。”

杜明恩聽到他們的話,笑了笑,沒有再說什麽。

有些東西說一遍就好,至於信不信那是他們的事情了。

幾百兩銀子就想雇傭天津還是學院的人給你出海去黃金洲?

做夢吧,他們即便是在朝鮮、倭國這邊走一走,一年至少也要賺幾百兩銀子,即便是負責出海捕魚的漁船船員,一個個也都是高收入的人群,輕輕松松一年幾百兩銀子也不是什麽難事。

劉晉劉公子開的頭好,最先帶開頭,弄出了利益共享的制度,這打魚也好,出海經商貿易也好,船員們都能夠從中分享到一定比例的收益。

因為這個制度,所以少了很多的麻煩,船員們都知道出海打魚也好,去倭國、朝鮮經商也罷,這賺到的銀子越多,他們也可以跟著賺的越多。

自然而然就更用心,也有更有動力,至於出錢的金主們呢,雖然賺的更少了一點,但是也更放心,不用害怕船員們吞了自己的貨物和財富。

如此一來就能夠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的機制,大家都能夠在這個利益鏈上面享受到屬於自己的一塊蛋糕,實行共贏,推動整個產業的發展。

現在你想去黃金洲賺錢,既然還不想給船員分銀子,給的薪酬待遇又低,誰會給你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