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五章,關於軍隊的規劃(第2/2頁)

而且因為軍戶制度的緣故,這些軍戶不能從事其它的行業,只能夠當兵,這軍戶的人口和數量在不斷的膨脹,這給軍戶的土地卻是始終只有那麽多。

這就會導致軍戶的生活越來越貧瘠,逐漸的到了弘治朝的時候,這軍戶制度基本上都已經敗壞了,軍戶連吃飯都成問題了,還指望他們去打仗?

另外因為是世襲,所以這些軍戶還需要忍受百戶、千戶的剝削,這些千戶、百戶之類的不僅僅侵占屬於衛所的田地,更是奴役和剝削這些軍戶,將這些軍戶當成自己的奴隸。

朱元璋時候可以征戰四方的雄兵,因為這個制度的緣故,戰力直線下滑,到了土木堡之變的時候,土木堡之變,明軍大敗,除了因為有王振太監瞎指揮之外,很重要的一個原因那就是那個時候軍戶制度下,大明軍隊的戰鬥力就已經低的可憐了。

根本就不再是朱元璋、朱棣同志征戰四方的強軍,而是一群臨時拿上武器的農民,指望他們去打贏韃子,簡直就是搞笑了。

從這兩個方面就可以看出老朱同志其實目光真心不行,看的很短,看不長遠。

另外老朱同志對待當官的是真心非常的刻薄,這大明官員的俸祿是歷朝歷代最低的,當官的吃不飽,還指望下面的人能夠吃得飽。

所以明朝貪汙成風,即便是朱元璋同志薄皮實草依然無法阻止這種現象的出現,因為當官的也是人,也是要吃飽飯的。

從文官集團手中奪回軍權,改革大明的軍制。

衛所制度已經完全敗壞,根本就沒有繼續存在的價值,事實上到了明朝後期,為了應對邊患的問題,明朝也是不得不改革軍戶制度,慢慢的培養出了一些職業兵。

所以在劉晉的規劃當中,未來大明還是要往職業兵和後世義務兵相集合,當兵就安安心心的當兵,該訓練就訓練,而不是一邊當兵一邊去當農民。

而且隨著資本主義的萌芽,科技也是會慢慢的發展起來,這使用的武器裝備也是會不斷的革新,到時候就不再是刀劍的廝殺了,而是巨艦大炮之間的對壘了。

傳統的軍戶制度根本就不能滿足這一點,必須用職業兵和義務兵來結合,培養出適應時代要求的強軍出來。

當然這都是劉晉長遠的規劃了,現在他卻是非常的頭痛,想要從文官集團手中將軍權奪回來,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文官集團是不會輕易將軍權給放出去的,這是他們好不容易才從土木堡之變當中奪取的權力,豈是輕易就能夠多走的?

所以劉晉和朱厚照此時在邊軍這邊巡查,最重要的一件事情那就是搞事情,不管有沒有事情,那都要找出事情來,這樣才有借口,才有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