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工匠學校(第2/2頁)

現在除了這天津海事學院之外,不管是天津造船廠,還是密雲鐵廠,又或者是天津水泥廠,都只是內部的一種培訓、教育制度,並不是專門的學校,都是對現有的工人進行培訓。

盡管效果也是非常不錯,天津造船廠就非常的成功,培養出了大量的優秀造船師傅,為海航事業打下了雄厚的基礎。

但教育這種東西,其實還是應該從娃娃抓起,要從娃娃培養起,從最基礎性的東西教育起,萬丈高樓最關鍵就是基礎啊。

就像眼前來說,劉晉明明已經給了圖紙,這幾百號工匠也是研究了好些天才研究的差不多,但制造的速度依然很慢,很多時候,這些工匠制造零部件的時候,都沒有辦法做到統一的標準和規格。

同樣的一個東西,張師傅做出來的和李師傅做出來的就是有差別,沒有辦法互相使用,這就足以說明問題,想要工業化,這可是不行的。

歸根結底來說,還是要從基礎性的東西來教育,因為張師傅和李師傅都已經成年人了,都有著各自的經驗,做事的事情都是依靠自己的經驗做出,這做出來的東西自然就有差別了。

“工匠學校?”

朱厚照一聽,頓時微微一愣。

這工匠是賤籍,而學校自古以來都是神聖的地方,是教書育人的地方,讀書人都是清高的,即便是考不上功名的讀書人,那也是牛叉哄哄的。

現在竟然將工匠和學校聯系在一起,還要建專門的工匠學校,你確定你能夠招到學生?

你確定你不會遭到士林的強烈反對?

你這工匠學校又準備教一些什麽東西?

四書五經?

還是教打鐵、又或者是教做木匠之類的?

一時之間,朱厚照的腦袋中湧現出很多的東西出來,覺得這個想法不太現實。

如果是教四書五經,那和傳統的私塾又有什麽區別,如果是教打鐵、做木匠什麽的,它又不能叫學校,士林是不會答應你掛著一個學校的名字卻是在叫人打鐵的。

“老劉,你這個想法不太現實吧?”

想了想朱厚照說道。

“我初期的打算是這樣的,我們先辦一些附屬學校,比如密雲鐵廠這裏,我們辦一個密雲鐵廠學校,只要是工廠員工的子弟,免費來讀書,還包一頓午飯。”

“這工廠學校教授的內容和普通的私塾、書院不一樣,我們不教四書五經,也不教春秋大義,我們將這些課程進行具體的細分。”

“大概可以分成國學、數學、歷史、地理和自然學這五門課程!”

劉晉點點頭,想了想也是初步將自己個規劃說了出來。

“數學、歷史、地理我都知道,這國學和自然學又是怎麽回事?”

朱厚照仔細的聽著,想了想問道。

“國學其實就是識字,教他們讀書寫字,只是我們教授的內容不單單是四書五經,還包括詩詞歌賦等等之類的。”

“至於自然學,則是研究自然的一門學科,準確的說就是工匠學校的前身,比如研究下怎麽樣才能夠練出更好的鋼鐵出來,提高鋼鐵產量,或者是研究下該如何染布,如何制造出更多布匹的來之類的。”

劉晉想了想回答道,自然學其實就是科學的前身了,現在沒有科學的說法,想了想用自然學來代替是比較好一些的。

“這倒是有趣,只是你不教四書五經的話,不參加科舉考試,你確定有人會將小孩送來讀書?”

朱厚照點點頭,想了想說到了一個很關鍵性的問題。

“我們可以招工嘛,只要從學校出來的,我們都可以讓他們成為各個工廠的學徒嘛,等於是工匠的前身,到時候再辦工匠學校,只要從中畢業,我們就高薪招聘,還怕沒人讀書?”

“對於大部分的普通家庭子女來說,能夠去讀書識字就不錯了,難道還指望去考科舉?”

朱厚照的問題很現實,人都是趨利的,沒有好處的事情是不會去做的,如果讀書不能考科舉,肯定是沒有人去讀的,有這讀書的功夫還不如幫忙做工賺錢來的實際點。

讀書無用即便是在後世依然還有人覺得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