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文人才子的盛會(第2/2頁)

因為劉晉的關系,這望月樓自然也是成為了文人才子們最喜歡的地方,這裏的裝修緊跟京城的時尚潮流,玻璃窗戶,大量的玻璃制品,甚至於到了晚上的時候,玻璃燈一點上,立即燈火通明,成為周圍燈塔一般的存在。

“黃兄,童兄,趕緊上來~”

“對,對,趕緊上來,大家現在正在押題呢。”

“來京城一直沒有見到兩位兄台,還以為兩位兄台不準備參加這次秋闈了呢。”

樓上的人你一言我一語的讓兩人趕緊上去,黃錦泉和童源互相對視一眼,也是笑著進入了望月樓,很快就來到了望月樓的三樓。

望月樓的三樓已經被這些文人采自給包了下來,此時十幾個文人才子聚集在一起,彼此有說有笑,很是熱鬧。

見黃錦泉和童源兩人的到來,彼此之間也是互相介紹,認識一番,他們這樣一起參加秋闈考試的算是同期、同科、同年了,更何況還都是北直隸人,這關系可就不一般了。

彼此之間什麽劉兄、張兄、李兄等等叫來叫去,要是遇到了相同姓的,就要叫對方的字了,一番介紹,也是一番熱鬧,不過很快,他們又是回到了主題。

“各位兄台,大家覺得本次鄉試的主考官會是朝中的哪位大臣主持?”

這次聚會的提議人叫江善,乃是京城本地土著,家裏的條件自然也是很不錯的,等大家熟絡一番之後,也是笑著說道。

“我看多半是李公或者謝公。”

歐陽文跟著說道,這個歐陽文也是北直隸這邊有名的才子,上次順天府院試的案首,也是現在最活躍的人之一。

“歐陽兄此言差矣,李公或者謝公多半是主持明年的春闈,至於這秋闈嘛,我看多半是六部尚書裏面挑人,而朝廷一直以來對我們北直隸非常的重視,我看多半會讓王公來主持。”

說話的人叫劉宏志,同樣也是北直隸保定府上次院試的案首,他口中所說的王公指的是現在的吏部尚書王鏊。

“劉兄所言有理,根據以往鄉試的慣例來看,這內閣閣老主持春闈,六部尚書主持秋闈,這幾乎已經是慣例了,這次秋闈考試很有可能就是王公來主持了。”

江善跟著點頭說道,他是京城人,對這一塊太熟悉不過了。

三年一度的倫才大典,朝廷極為重視,鄉試的主考官都是朝廷這邊直接委派大臣前往各省主持,至於北直隸,地位特殊,這主考官的級別還要更高,一般都是六部尚書來主持,有時候也有可能是內閣閣老來當主考官,以此來顯示朝廷對科舉考試的重視。

“我看也有可能是禮部的徐公。”

有人想了想也是說道,口中的徐公指的是現在禮部尚書徐瓊。

“或許也有可能是戶部的周公。”

也有人提議戶部尚書周經,同樣也都有人表示支持。

黃錦泉和童源兩一直沒有開口,只是靜靜的聽著,大家在考試之前喜歡猜主考官也是為了押題,因為每一個主考官出題的風格是完全不一樣的。

像戶部尚書周經,這人就比較直接,為人耿直的那種,所以如果他是主考官的話,他出的題目一般都不會太刁鉆,如果是吏部尚書王鏊的話,這出的題目就可能會比較偏冷。

除了出題之外,這主考官個人的喜好也是非常需要注意的,這考試的時候根據主考官的喜好來寫,自然就會有加分,通過鄉試的可能性就會更高。

這也就是為什麽在考試之前,這些才子們喜歡猜主考官,喜歡押題的緣故了,科舉考試太難了,也太變態了。

大家如果能夠提前猜到主考官,做一些準備的話,這成功的概率就要增加幾分。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紛紛發表了自己的看法,覺得吏部尚書王鏊出任本次主考官的人占多少,但覺得戶部尚書周經、禮部尚書徐瓊成為本次主考官的人也不少。

因為以往的慣例,基本上都是戶部、禮部、禮部這三個尚書來,至於兵部尚書馬文升,連提議的人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