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明朝特有的禦史(第2/2頁)

這嚴重的影響了皇帝和朝中大臣辦公的效率,崇禎皇帝很勤奮,非常勤奮,面對內憂外患的局面,他努力的工作著,但是他很大一部分時間都是處理朝堂之中朝臣利用禦史互相攻擊的事情。

因為禦史的權力過大,品級小,自然而安,大家都喜歡利用這些禦史來做文章,遇到對手怎麽辦,讓手下的禦史去攻擊敵對派的人。

很多時候,朝臣們都是要面子,有些大臣被禦史參一本的話,往往會向皇帝上辭官書,皇帝如果不明事理的真批準了,那就絕對是上了別人的當。

於是這些禦史的存在也是加劇了明朝的黨爭,特別是中後期,各種各樣的黨爭愈演愈烈,左一個黨又一個派,彼此互相之間不斷的攻擊來攻擊去,爭權奪利,就是沒有人去想著為這個朝廷做點實事。

彼此拉幫結派,形成了一個個龐大的以地域為紐帶的群體,這些群體都利用禦史大做文章,不僅僅攻擊競爭對手。

更多的時候也是不斷的攻擊皇帝,讓皇帝的精力都放在了這些無關緊要、雞毛蒜皮的事情,慢慢的逼的皇帝將手中的權力交給他們這些大臣,擴大文官的權力。

當然聰明的皇帝會利用另外一股勢力來同他們鬥爭,這股勢力就是宦官勢力,利用這些宦官勢力來同這些文官爭奪。

至於一些傻乎乎的皇帝,比如崇禎這樣的傻大個,他就傻乎乎相信了這些文人的話,自廢武功,將宦官勢力給拔掉,最終也是逃不過成為了歪脖子樹下的吊死鬼,至於他相信的那些文人,膝蓋一跪,頭發綁個辮子,立刻喜迎新主子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