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1章 又一位王妃(第2/2頁)

李元興認真的聽著,也僅僅只是聽著。

因為,李元興不會背論語,所以根本就不知道,李墨背的是對還是錯。

李墨背完,李艾卻是極不高興,因為他晚了一步,應該是他打算背論語的。

“學問是用來讓人變的更聰明的,會背,也要會理解。”李元興給李艾了一個台階,李艾立即就搶著開始對會背的部分作出了解釋。

雖然一年只能見兩個月,但這些小家夥們卻也知道這是他們的父親。

兩個月,已經很幸運了,皇宮裏,聖上的普通妃子生的女兒,兒子,一年能見到大唐皇帝的時間,加起來怕也沒有十天。

可李元興,卻是實實在在陪他們兩個月。

無論是七夫人的孩子,還是侍女們的孩子,在李元興的眼中,是一樣的。

可一數這些小家夥,李元興發現人數不對,少了好幾個。沒有來的是李索,還有他母親侍女所生的一個兒一女,以及他的同母親妹妹。

“李索還沒有到,等他到了,父王再給你們禮物好不好。”

“父王,李索不會來了。”李摩開口說道。

李元興愣了一下,心說難道是出事了,這樣的大事怎麽可能沒有人告訴自己呢。

一問之下,李摩說道:“父王,在一個月前。李索的舅舅與李恪哥哥遇到些小麻煩,代北幾家人搶占了原本屬於他們的港口,他們在海上打了一架,聽說沉了十幾條船呢。兩邊都派人去長安討說法去了,可在那邊海裏,似乎還在打架。”

小孩子的話不會有假話,那就真的是打仗了。

李元興又陪了這些小家夥一個時辰,象征性的考了考學問,然後分發了禮物。

回到屋子裏,李元興叫來了鄭和:“你拿送來的各種情報,查一查。天竺以西的海上,李索那裏為什麽開戰。”

“殿下,這是要案。是單獨放在上面的,原本說明天再呈到您這裏。”

“說說!”李元興靠在軟椅上,示意鄭和講一講他知道的部分。

“殿下,這件事情其實與秦王府無關。這是密貞王與吳王之間的問題,最初是密貞王在港裏為了搶生意,所以王府的人動了吳王的貨。獨家作了天竺的生意,可等吳王把貨討回去的時候,那邊港口大商人都買足了貨離開了,小商人們誰也吃不下那麽多,所以價錢沒損,但時間就浪費了一兩個月。”

為經濟利益動手,李元興不意外。

這密貞王還是自己的弟弟,叫李元曉。母是魯家的,但卻與宇文家有結盟。

鄭和繼續說道:“吳王殿下不高興,蕭家人也不高興。所以就直接在海上扣下了密貞王的四條船,然後調了足夠的貨物,將原本密貞王占據的港口,大部分商人的需求給填滿了,結果密貞王那些貨,就押下了。”

李元興聽完笑著搖了搖頭。

大唐的商人已經懂得資金的流動性了,兩個月一批貨,收益肯定高於四個月一批貨的。

“殿下,兩邊開戰,損失都不小。密貞王大些,有五條船沉了。吳王那邊也有兩條沉了,死了幾十人。密貞王請來宇文家幫手,所以……”

鄭和往下可不敢說了,這是皇家的爭鬥。

不用鄭和再往下說,李元興就已經完全明白了。

“所以,李索不出來,是因為海路不安全。而且,他舅舅怕是幫著李恪那小子動手了,估計打的不止一場,否則也不會有十幾條船沉了。”

“回殿下的話,殿下這次猜錯了,密貞王膽子再大,也不敢打秦王府的船。”鄭和的話,換點直白的就是,李摩不在船上,那船可以是世家的,但李摩在船上,就是秦王府的,所以性質是不同的。

“難道?”李元興想到了,還有敵人。

“殿下,這點小爭鬥,還不至於有危險。只是在三個月前,有一次不算小的戰鬥。史官記載的是九王出征。九位親王集合了三百條戰艦,掃了在天竺以西,大食人控制的所有港口,並且將大食人打回老家了。”

大唐對大食開戰了嗎?李元興心說這麽急呀。

“然後,大食人在陸上反擊。又有六家加入一同對付大食,這其中還包括英王。”

為利益開戰,李元興很感興趣,為什麽讓這些封地的王爵,聯手對付大食人呢。